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主要症状 > 健康临潼之中医健康知识讲堂第十一期
健康临潼之中医健康知识讲堂第十一期
医院温馨提示
慢性胃炎如何控制和预防呢?⊙什么是慢性胃炎?
⊙日常生活中,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慢性胃炎分为哪几种类型?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后可怕吗?
⊙得了慢性胃炎应该如何正确的治疗?
⊙慢性胃炎患者应如何调养和预防复发?
专家介绍
杨小玲,女,年出生,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院进修学习。
从事内科工作29年,擅长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口腔溃疡、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1什么是慢性胃炎?答:慢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大部分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体会过疼、胃胀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总体来说,慢性胃炎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得了慢性胃炎并不可怕,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治疗。
2日常生活中,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答:(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饮用浓茶、烈酒、咖啡,进食辛辣及粗糙食物,吃东西过急过快,喜食过热,过饥或过饱的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引发慢性胃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一些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等也可能引起慢性胃炎。
(3)气候环境因素
气候变化和季节交替的时候,如果人体不能在短期内适应,除了可能患上感冒等疾病外,还可能引发慢性胃炎。对以前已经患上慢性胃炎的人来说,季节变化,天气变凉有可能引起慢性胃炎复发。
除此以外,遗传、患有其他疾病等因素也会对慢性胃炎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3慢性胃炎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慢性胃炎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也被叫做非萎缩性胃炎,主要是以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也可伴有活动性炎症,是与萎缩性胃炎相对而言的,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胃黏膜上的腺体是否存在萎缩。
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患上慢性胃炎的患者可能自己不会感觉不舒服,只是在胃镜检查中被医生告知患上了慢性胃炎。一部分慢性胃炎的患者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说上腹部不适、胀满感、疼痛、食欲不好、嗳气、反酸烧心等,有些人还会表现出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饮食不当、情绪激动或抑郁、劳累过度或气候变化都可能诱发以上这些症状的发生。
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是: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的轻重跟胃镜下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如果患上了慢性胃炎,不能单凭症状是不是严重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最主要的还要看胃镜和病理的检查结果。
4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答:(1)症状诊断:你只是“可能”患上了慢性胃炎
正如前面提到的,慢性胃炎的症状有很多,除了胃胀、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有一些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但慢性胃炎的症状没有疾病特异性,所谓“没有疾病特异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⒈有些慢性胃炎患者并没有症状,只是在胃镜检查中却发现胃黏膜存在一定的损伤。
⒉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并不是说出现了某种或某些症状就一定能诊断为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其他慢性胃病也会出现跟慢性胃炎类似的症状。
⒊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能完全代表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
所以,通过症状诊断慢性胃炎并不可靠,出现胃疼、胃胀、食欲不好等消化系统症状的人只是“可能”患上了慢性胃炎而已,真正确诊慢性胃炎需要依靠胃镜和病理检查。
(2)慢性胃炎的确诊:胃镜和病理检查
慢性胃炎的确诊需要进行胃镜和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胃镜检查通过将一根带着镜头的管道插入胃中,可以很直接的看到胃黏膜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活检钳取一小块胃黏膜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慢性胃炎属于病理诊断,最终的金标准还是要等待病理检查报告。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情况略有不同。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来说,通过之前的研究发现,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所以胃镜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就基本可以确诊了;但如果胃镜检查怀疑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话,还需要通过病理检查结果最终确认才可以。
很多患者会认为从胃黏膜上取一块黏膜下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可能会很疼,实际上,因为神经分布的原因,在胃黏膜上取活检,人并不会感觉到疼痛,只有一些患者在活检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而且,取的黏膜体积很小,直径只有大约3~5毫米;胃黏膜还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取活检之后大约几天就能愈合。所以不必对此有太多的顾虑。
5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后可怕吗?答:慢性胃炎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得了慢性胃炎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和调养,可以很快缓解症状,并且阻断疾病向不好的方向转化的过程,因而不必过于忧虑。
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来说,除了症状发作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一般来说,不会有更为严重的后果,只要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治疗,并注意在生活中的调养,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值得一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疾病,很多医生也常常跟患者强调这一点,搞得很多患了萎缩性胃炎的人忧心忡忡。事实上,即便是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并不可怕,为什么呢?
首先,“萎缩”是指在胃黏膜中腺体的萎缩,不是整个胃的萎缩,不是胃腔的变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胃黏膜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萎缩是一种半生理的衰老现象。
其次,在存在萎缩并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人群中,发生癌变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根据医学家的研究,大概10年发生癌变的几率只有1%~2%左右,也就是,10年当中,个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中只有1-2个可能会发生癌变。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重度异型增生,转化为腺癌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据文献报道,可以达到20%~40%。
再次,即便是发生了癌变,也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将疾病扼杀在襁褓之中。
所以,综合以上我们知道,得了慢性胃炎并不可怕,只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治疗,疾病就不会向不良的方向转化。
6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后可怕吗?答:(1)中医还是西医?
得了慢性胃炎应该用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呢?有些人会说:用西医,好得快;但也有人会说:当然用中医了,治根儿,还没有副作用;另外一个人可能会跳出来说:当然是中西医结合了。事实上,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由于不同患者自身情况不同,治疗慢性胃炎单独采用中医或西医或中西医的治疗方法都是可以的。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症状特点、胃镜检查结果、患者的个人意愿、是否方便服用中药汤药、服药后的疗效等来确定。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疾病的诊断中,一定要有西医诊断手段的参与,这样可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误诊、早期诊断某些疾病。
(2)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本小节主要涉及的是慢性胃炎的中药治疗。大体来说,中药可以分成中药汤药和中成药两大类。汤药是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经过辨证论治,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异性的针对某个患者的用药,一般情况下,汤药是非常个体化的,开给一个人的药,不能给另一个人吃,这种个体化用药一般也会具有更好的效果,能照顾得非常全面。中成药的成分也是中药,不同的是,一种中成药可以给很多不同的人吃,也就是说,疾病除了具有差异性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所以不同的人可以服用相同的药物。但是不是说中成药的疗效就一定不如汤药呢,那也不完全是。选择汤药还是中成药,一方面要考虑患者的意愿和自身情况,如果没有医院加工好的汤药,或者不能接受汤药的口感,那可能只能选择中成药;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如果疾病比较单纯,症状比较单一,选用中成药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如果患者疾病复杂,症状非常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选择汤药比较好了。
(3)针灸、中药外敷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药在治疗方法上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治疗方法非常多样。除了前面提到的药物治疗方法外,还有针灸、中药外敷足浴、穴位注射和中药离子导入等等多种方法可以供医生和患者。
针灸治疗对慢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有作用,可有效改善胃脘痛、上腹胀、嗳气、泛酸、纳呆、饮食减少等临床症状。采用医院进行。患上慢性胃炎的患者可采用艾灸和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A艾灸:艾灸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包括脾胃虚寒证)的保健调养。主要选择足三里、中脘两个穴位进行。
B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可适用于所有慢性胃炎患者,最常用的保健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及三阴交。
对于艾灸及穴位按摩,贵在坚持,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7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后可怕吗?答:(1)饮食:有节制和规律
慢性胃炎患者非常有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避免进食过多的辛辣、温度热烫、油腻及含盐过多的食品,应戒烟戒酒,保证饮食时间的规律性;宜增加营养,适当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多进食水果、新鲜蔬菜对慢性胃炎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益处,但对于脾胃虚弱证患者宜谨慎。慢性胃炎患者进食应尽量保证食材的新鲜。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有研究表明:进餐不定时,吃饭吃的过快,暴饮暴食,喜欢吃热的烫的食物都可以引发慢性胃炎,而经常吃水果是慢性胃炎的保护性因素。
(2)起居:要劳逸有度
慢性胃炎患者应当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和熬夜,尤其要避免在熬夜的同时暴饮暴食、吸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等。同时,应根据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一般来说,天气寒冷容易诱发慢性胃病的复发,所以,在冬春季节,平常就比较怕冷的人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
(3)情志:要保持心情舒畅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忧思伤脾,气郁伤肝,而肝气郁滞又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精神心理状态不佳对于胃肠功能也有不良影响。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健康临潼之中医健康知识讲堂
播出时间:临潼电视台综合频道每天17:50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