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主要症状 > 十个胃病九个寒冬日里的暖胃秘诀
十个胃病九个寒冬日里的暖胃秘诀
谢谢支持
如果说胃有最讨厌的季节,那一定是冬季。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天气转凉后,不少人经常胃部不适,一口饭吃不对就换来揪心的疼痛。快来学习“暖胃秘诀”,帮助胃对抗严寒,让你的胃暖上整个冬天。
为什么秋冬容易惹上胃病?
1、气温骤降
胃对季节变化最为敏感,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往往会随之降低。
2.秋冬滋补过剩
秋冬季节不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之品。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人的脾胃比较虚弱,大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3.吃得多动得少
天气转凉,人们食量增加,使胃的负担加重,容易引起胃病复发。加之天气寒冷,人缺乏运动,影响脏器的运化功能,引起食欲下降、胃胀、打嗝、反酸、烧心、干呕等胃部不适症。
4.生活作息不规律
临近年末,不少人整天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压力大加上饮食不均衡、过度劳累、作息时间不规律等,成为中青年人患胃病的主要原因。
秋冬暖胃8大妙招
1.多吃温性食物
为在寒冷中保持人体热量,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
2.三餐定时定量
冬天昼短夜长,很多人会改一日三餐为两餐,并提高两餐的餐量,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黏膜受损。每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三餐能量分布应为30%、40%、30%。
3.多吃炖菜少吃凉拌
烫嘴食物容易伤害食道黏膜,过冷食物则刺激胃部。冬季食物应以温热为主,大约在50—60℃。多吃炖菜、炒菜,少吃凉拌。
4.细嚼慢咽
有人下班从寒冷的户外回到家,看到热乎乎的饭菜立刻端起来就狼吞虎咽地吃。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食,影响消化吸收,还容易吃得过饱超出胃容量。建议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不低于20分钟。
5.餐前喝杯温水
最佳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消化。
6.饭后室内散步
冬季的饭后散步可改为室内,应在饭后20—30分钟以后。“饭后百步走”只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饭后立即走路。
7.穿个棉背心
冬季寒冷会使胃的活动减缓或出现胃痉挛,导致腹泻、疲劳、浑身无力。建议贴身穿一个保暖背心,给胃一个温暖的环境。
8.保持心情舒畅
冬季日照缩短,容易情绪低落,生气伤心等悲伤情绪也会引起胃脘痛、呕吐、泄泻等胃肠道疾病。建议保持心情愉快,坚持运动,尽可能多到户外晒太阳。
餐桌上的暖胃法宝
胡椒——可缓解胃寒所致的胃痛以及受凉引起的腹泻,建议在菜汤或肉汤熬好后,趁热撒入胡椒粉食用。
羊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秋冬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羊肉最好炖着吃,经过炖制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桂花茶——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每天喝两到三杯玫瑰桂花茶,既美容养颜,又缓解胃寒疼痛、消化不良。
猪肚——使脾胃健运、平补虚损,是老少咸宜的煲汤食材。汤煲好后呈乳白色,不仅营养美味,还暖胃驱寒。
生姜——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体寒的人早上含片姜,可温肺暖胃、散寒止咳。
自检哪种胃病缠上了你?
胃病症状不明显,在初期容易被人忽视,这些典型症状能帮你找出它们的蛛丝马迹。
●慢性胃炎、胃下垂
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
胃口不好、吃饭不香,体重逐渐减轻
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
●胃溃疡
饭后不久出现上中腹痛,疼痛可能有节律性
常伴有恶心、呕吐、积食感
●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常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开始胃痛,或半夜痛醒
疼痛在上腹偏右,常有节律性
吃点东西可以缓解,伴有反酸现象
●胃痉挛
突然发作的上腹剧烈疼痛,有饮食不洁或受凉史
坐卧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
上中腹有硬块但不能摸,可在1—2小时后自行缓解
●胃癌
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有呕血
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
在肚脐上方或胸骨下方能摸到硬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