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主要症状 > MDT专题MD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

MDT专题MD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



撰写

中国医院吴安华

神经系统疾病普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常伴随严重的并发症和较高的病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同时,因为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更为复杂的病理类型和病理生理变化,对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技术要求较高,诊治难度普遍较大。如何更好地提高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制定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医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MDT诊疗模式有助于达到临床诊疗利益最大化

MDT(multidisciplinaryteam)即多学科协作,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医疗专家组率先提出,它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医疗团队,针对某一特定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采用多学科会诊讨论的形式,提出并制定适合患者当前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对患者诊疗进行反馈和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的临床模式。其诊疗模式是以患者与疾病为中心,多学科强强联手,适合复杂性与难治性疾病诊疗,以达到临床诊疗的个体化和利益最大化。

为切实提高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的高效性,中国医院神经外科较早开展神经外科MDT诊疗,联合神经内科、放射科、病理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放疗科等学科,开展了胶质瘤、垂体瘤、脑血管病(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MDT诊疗,并设置胶质瘤、脑血管病(脑卒中)、帕金森病MDT门诊,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多学科协作,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诊治。此外,MDT的实施对于MDT成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团队成员沟通、增加学习机会、共享治疗决策、共同承担治疗责任、降低工作压力、共同开发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MDT团队组建有助于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

笔者团队获批神经肿瘤领域唯一的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此外还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在胶质瘤诊疗领域居于国内领先位置,因此,笔者以胶质瘤MTD诊疗为主,就MD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和团队建设经验进行分享。

脑胶质瘤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仍然面临一定难度。为提高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针对性,笔者团队在东北地区率先组建脑胶质瘤MDT团队。团队包括神经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等高层次人才组成,团队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多学科协作,依托多模态手术、分子诊断、精准放疗等领先技术对胶质瘤患者进行综合诊治,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进行各学科资源和优势的整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胶质瘤患者的首诊科室绝大部分为神经外科,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即便如此,胶质瘤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为了改善胶质瘤诊疗效果,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努力,其中的一个结论就是如果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办法,可能会使患者获益更大。MDT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解决单一科室的局限性,发挥病理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的优势,将多学科医生聚在一起,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基础资料,结合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病理类型、分子遗传学特征等,个体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的有效治疗,可以在适当节省患者经济成本的同时,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正确的诊断是良好施治的基础,病理诊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病理科在解决疾病诊断问题时,分为术前病理诊断、术中冰冻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术前和术中病理诊断主要解决临床医生术式选择问题,而术后病理诊断是对切除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改变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患者术后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提供依据。对胶质瘤来说,目前国际上公认需要在形态学诊断基础上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放化疗和生物治疗。与此同时,病理科的工作离不开临床医生、影像科医生提供正确的信息,MDT的出现使我们和不同专业的医师有机会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互相解读对方所提供的信息,最终达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共识。

胶质瘤的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肿瘤,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于胶质瘤所处位置及保留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的考虑,临床治疗原则的实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手术治疗之后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胶质瘤放射治疗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放射治疗原则的实施、放疗靶区的勾画、治疗中肿瘤进展的鉴别、肿瘤复发后方案的制定等,都需要影像科、病理科、神经外科等各科室不同程度的参与和探讨。而在低级别胶质瘤放射治疗里,MDT探讨显得更为重要,包括放疗的适应证、时机、用药以及放射性坏死和复发的鉴别诊断等问题,都需要MDT团队共同讨论,各展所长,来确保更全面地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MDT诊疗模式的推广与开展

为积极提高胶质瘤诊疗效果,发挥MDT诊疗的优势,我院开设专门的胶质瘤MDT门诊,扩大MDT获益人群,让患者直接在门诊处获得MDT诊疗。同时,我院每周选择固定时间开展针对住院患者的MDT病情讨论,在MDT科室的框架内,把患者在各个科室之间的MDT病情讨论和转诊尽量简化,把负担缩减到最小。

因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医院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的迫切需求,笔者团队积极在全省范围推行MDT诊疗模式使更大范围人群受益,牵头成立辽宁省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辽宁省神经创伤青年协作组、东北地区微创神经外科联盟等医疗协作体和区域医疗平台,建立专科联盟共享医疗联合体,加强MDT医疗队伍培训与培养,组建联盟专家库与会诊体系。同时,依托网络建设和平台医院实施远程会诊、远程MDT诊疗和便民转诊,使MDT诊疗突破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限制,医院胶质瘤疾病诊治优化策略,真正提高了辽宁省胶质瘤患者的医疗受益。

此外,为进一步揭示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开发有效的胶质瘤分子治疗靶点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笔者团队依托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辽宁省脑疾病与脑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MDT基础上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胶质瘤诊疗的基础科研、临床试验与转化研究。证实了免疫异常是导致胶质瘤恶性临床表现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胶质瘤领域首个免疫反应评价方法,开发了首个针对中国人群的胶质瘤生存预测系统。成果被美国多家媒体及国内媒体报道。目前整体临床研究能力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已成功建立了国人胶质瘤生存期预测系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MDT诊疗模式的实施,使临床问题回归实验室,而后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不但助力科研进步,更加有助于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虽然我院神经外科在MDT诊疗模式的开展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果,但如何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更切实高效地推行MDT仍然值得思考。网络平台是新形势下MDT开展依托的重要平台,可跨空间更加便捷地开展MDT诊疗,有助于跨区域开展MDT。MDT诊疗医院大范围推广,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便于统筹区域医疗,提高区域整体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能力。同时,MDT开展为高质量的回顾性研究或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基础,基于MDT的病例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有助于总结更加有效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模式。

总结

总之,针对目前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的需求,MDT的开展具有鲜明的必要性,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使患者受益。我们应该积极推进MDT发展,扬长避短,查漏补缺,以健全和发展新形势下的MDT诊疗模式,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以更好地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排版:刘家甫

校对:仇俊鑫

戳“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信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zyzz/1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