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主要症状 > 浅表性胃炎分轻度中度重度,反复发作易

浅表性胃炎分轻度中度重度,反复发作易



国外学者认为浅表性胃炎是指炎症浸润局限于黏膜浅层,即固有腺以上、小凹之间的固有膜。而国内的诊断标准是,凡是固有腺无萎缩变化,无论炎症浸润深度如何,均为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早期阶段,炎症从黏膜浅层开始(1/3)在表面上皮下、小凹之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如病变继续发展,炎症从浅层逐渐向深层发展,炎症细胞浸入腺体之间,使腺体分离,但无明显破坏,炎症进一步加重,炎症细胞可以浸润黏膜全层,直达黏膜肌层。浸润的淋巴细胞可形成淋巴滤泡。有时在黏膜浅层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即为活动性浅表性胃炎。在表面上皮下有多数白细胞浸润,甚至形成隐窝脓肿。此时表面上皮常遭破坏,形成浅糜烂、并有充血、水肿。较重的浅表性胃炎,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及颈腺常有增生,增生细胞一般分化成熟,出现异型增生者较少,发生肠腺化生者亦较少。国内一般按炎细胞在黏膜层浸润的深度,将浅表性胃炎分为(轻、中、重)3级。(1)轻度:炎症局限于黏膜浅层,未超过黏膜全层厚度的1/3。(2)中度:炎症浸润超过黏膜上1/3,未超过2/3。(3)重度:炎症范围超过黏膜层的2/3或全层浸润并细胞密集者。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的范围,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7.46%。萎缩性胃炎的晚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一般的肠上皮化生是小肠上皮化生,癌变的危险性尚小。如果发展到大肠型肠上皮化生那就离癌变不远了。此时若再出现非典型增生活跃,那就是癌变信号。这就是为什么要求慢性胃炎病人一定要及时治疗且定期复查的原因。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免费咨询郭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zyzz/11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