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饮食调养 > 艾灸疗法----肠胃病篇
艾灸疗法----肠胃病篇
艾灸疗法----肠胃病篇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常常产生的疼痛。胃病多由饮食不洁或过饥过饱等诸多因素而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胃痛与脾胃亏虚、气血阴阳不足及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伤情志致使气滞血瘀等病因有关,中医根据这些病因将胃痛分为9种类型。
中医辩证,将胃病详分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型。主要有:肝胃气滞型、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瘀阻胃络型、肝胃郁热型、寒热错杂型、饮食停滞型等。中医根据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而肯定其病证名称,大致有“胃脘痛”、“喧闹”、“吞酸”、“呕吐”、“痞满”、“反胃”、“胃缓”、“伤食”、“吐血”、“呃逆”、“嗳气”等。
胃痛了,不一定要吃止痛药,长时间下肯定是或多或少会产生副作用。对身体健康不好,尤其是对有胃肠方面疾病的人,有可能还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所以,平日,可以试试艾灸疗法。再加上长时间的饮食调理。相信胃痛很少会再来困扰您了。
胃脘痛灸治当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辅助。灸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足三里:穴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灸20~30分钟。
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灸20~30分钟。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
灸法:艾灸20~30分钟。
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该穴道还可以有效的配合医治由于胃肠功能引发的身体消瘦等消化系统病征。
灸法:艾条灸20~30分钟。
艾灸疗法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医治外,其他不论甚么缘由而至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