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饮食调养 > 血糖波动,降糖药吃了不舒服,中医有妙招

血糖波动,降糖药吃了不舒服,中医有妙招



北京扁平疣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3030.html

引言

降糖药物一吃,总是不舒服,胰岛素也打了,但血糖总是波动,怎么回事?还有其它办法吗?我们先看看梁姨的案例吧。

案例

今年58岁的梁姨,既往病史很多,除了有多年的糖尿病,还有高脂血症、肠道手术、术后肠粘连、慢性糜烂性胃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病史。梁姨前后使用了多种降糖药,但因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如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利拉鲁肽在内,一用就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胃肠道反应;换用新一类降糖药达格列净则出现血压低,头晕乏力不适。平时已使用胰岛素,现在正用德谷胰岛素18u睡前皮下注射,吡格列酮片15mg一天两次,西格列汀mg一天一次降糖,但血糖仍不达标,空腹血糖8mmol/L,餐后11mmol/L。

近期梁姨因经常外出就餐,过食肥甘厚味,出现体重增加,血糖升高,测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15mmol/L,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越来越大,德谷胰岛素已逐渐增加至28u,但血糖仍不下降,且体重还增加了8斤。梁姨对病情既焦急又担心,遂入内分泌专科住院治疗。入院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糖尿病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以及视网膜、肾脏、神经等并发症筛查。检查结果显示,梁姨的糖化血红蛋白8.5%,未达标,但还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空腹C肽0.23nmol/L,GAD抗体阳性,诊断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但问题是胰岛素也用了,血糖控制还不佳,患者曾服用过多种降糖西药,总是服了有不舒服,如何寻找治疗的突破点?

案例讨论

查房后,刘振杰主任组织了一次科室小讨论,总结了患者病症特点是:睡眠差,难以入睡,醒后不能复睡,伴有疲乏,口干口苦,平素焦虑易紧张,胃脘部胀,时有右侧胁肋部胀痛,双手手指关节肿痛,大便难解,质不硬,小便黄。舌淡暗,边有齿痕,苔偏厚稍黄,脉沉细。

刘振杰主任分析

患者主要特点是睡眠不好,而失眠与血糖的关系密切。失眠会导致人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升高,水涨船高,则导致全天血糖的升高。患者平时焦虑易紧张,口干口苦,胁肋胀痛,脉弦,为肝气郁滞之表现。故本病治疗的切入点为采用疏肝中药改善患者睡眠,有利于血糖下降。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为:柴胡、黄芩、郁金、党参、砂仁、夜交藤、炒薏苡仁、炙甘草等。考虑患者下肢轻度浮肿,予减少艾可拓剂量为15mg一天一次,其余西药不变。

服用中药第二天,梁阿姨即感觉睡眠改善明显,空腹血糖降至7mmol/L,予减少睡前胰岛素剂量,并停用艾可拓。经过4天治疗,空腹血糖降至5.8mmol/L,餐后血糖7.5mmol/L,睡前胰岛素减量至14u,维持捷诺维口服。出院后随访,血糖控制达标,睡眠明显好转,口干口苦、胁肋胀痛消失,间中少许胃胀嗳气。

案例小结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在改善糖尿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优势。对于不能耐受降糖西药副作用,或已使用多种降糖西药血糖仍未达标,或血糖控制达标而想减少降糖西药的种类和剂量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中药治疗。中医中药针对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多靶点功能调节,促进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恢复,故能达到改善糖尿病症状效如桴鼓,进而起到调节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ystl/14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