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因素 > 中老年人有10种无效节俭,健康风险大
中老年人有10种无效节俭,健康风险大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种菜”,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种菜。其实,应该是“节俭”,种菜也是节俭过日子的表现。上世纪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日子的老一辈人,现在都已经迈进中老年了,节俭的行为更是无处不在。
节俭是我们大力倡导的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不浪费、不乱花钱,为过日子攒底气、堵漏洞,中老年人体会特别深刻。
不过,有的节俭行为太过了,甚至可能危害健康,带来致残、致伤问题,甚至会引来癌症,如果是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这些节俭不仅没有用处,还会让人痛苦折磨,有集体患病的风险。
常见的有10种无效节俭,对照一下有没有:
1、对剩饭剩菜有很深的执念
这是过去吃不饱、有上顿没下顿留下的记忆,深入骨髓,不过在如今物质条件改善极大,经常吃剩饭剩菜对中老年身体不妥。
大部分剩饭剩菜是热热还能吃的,但有的每天都先吃剩下的,新鲜的转眼变剩下的,有3个隐患:易发作急性肠胃炎、有的剩菜致癌成分高,易引起癌细胞,成为老胃病的常客,很受罪。
2、买菜贪图便宜,养成习惯思维
中老年人买菜眼光毒辣、心得很多,但很多人不是奔着好菜、时令菜去的,而是抢购降价菜、特价菜,超市一开门,那些冲锋的老年人快得令人目瞪口呆。
抢购菜品时跑步不慎摔倒、或被挤倒,隐患巨大,而且在挑拣时争抢,容易引起口角。
3、劳动起来没有时间观念,不注意休息
多见于城里退休老人伺弄花草、乡下老人田地劳作,那是一种亲近土地和心情踏实的体验,但学会适时休息很重要。
有的老人蹲久了,突然起身感觉头晕眼花,站立不稳,有的劳作不注意身体,不慎累到了,看病花去好几百。
4、日常吃喝不舍得花钱,但买保健品非常爽快
带着老人吃小吃、下馆子是不多见的,老一辈认为在家里就能解决,而且说辞很一致:不爱吃、吃不惯,尤其是子女长期在外的老人,一日三餐都非常简单。
不过对比鲜明的是,一些中老年人买保健品非常爽快,几百几千毫不手软。其实,绝大多数保健品效果很有限,充其量是安慰剂,有的还是三无产品,有巨大隐患。
5、排队领免费物品,钱袋却被掏空
一些商家为了推销产品,以免费、限时发放物品为噱头,多见鸡蛋、纸巾、水果等,吸引大量中老年人排队,几个小时只为几个鸡蛋、一包纸巾。
其实商家大量轰炸推销商品信息,不知不觉被洗脑了,还连带买了一些,本来图省个几块钱,结果花出去好几十、几百。
6、水果不趁新鲜吃,放坏了才吃
老一辈常说的口头禅是:把坏的先吃了,好的先留着后面吃。购买水果都是好的,但不是趁着新鲜吃,而是放了好几天,蔫了、坏了才急忙消耗掉。
水果哪怕是坏了一点点,质量下降非常快,经常吃容易伤害内脏。
7、冰箱当仓库,图便宜囤一大堆
冰箱除了保温保鲜外,慢慢变成冷冻仓库,常年塞慢又不及时清理,有的肉类早已过了保质期,没有任何营养。
有的老人认为冰箱耗电大,经常拔冰箱插头,结果冻品坏了也不知道,吃这些食物,很容易带来健康隐患,甚至早早唤醒癌细胞。
8、省点操作无处不在,隐患很大
有的中老年人对用电很注意,不舍得多用一度电,热得中暑也不舍得开空调,比如晚上摸黑看手机,结果熬坏眼睛,提前变成青光眼;有的起夜不舍得开灯,摸黑结果摔跤;更有的在家里装声控灯,极不方便。
9、小病不想看,拖成大病变无底洞
肿瘤科医生最有体会,很多良性、恶性肿瘤,在早期有多种反复提示,但一些老人总认为是老毛病、小问题,不用管,结果熬成晚期,咳血、痛得受不了才大吃一惊,治疗费用成无底洞。
10、全家只有老人一人在节俭,成为家庭矛盾根源
没有形成共识,哪些该俭省,哪些要大方,没有分清楚。一个人在节约,其他人无所谓,成为家庭矛盾的来源。
总之,节俭一直是美德,但要用在合适的地方和时机,中老年人的节俭要达到几个效果:把能省的省下来,把正确的观念传下去,全家形成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