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因素 > 爱脑科普连欣脑胶质瘤放疗解惑

爱脑科普连欣脑胶质瘤放疗解惑



6月28日,“爱脑·协做”医院放疗科医师连欣老师,进行了一场科普小讲座。讲座内容是《脑胶质瘤放疗解惑》,本文将讲座的主要内容整理汇总,以便于患者及家属收藏学习。

连欣

中国医医院放疗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放疗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

1

放射线的治疗作用

我们知道,放疗是通过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的。临床治疗所选的放射线有X线、γ线、β线、质子线等,它们一般由常规的直线加速器产生,γ线是由天然放射源产生。这些放射线就像士兵手中的武器,用来攻击肿瘤细胞。这个机制是怎样的呢?放射线攻击的靶其实是肿瘤细胞中的DNA。DNA受到攻击后双链断裂,肿瘤干细胞凋亡,于是肿瘤失去了新生肿瘤细胞的能力,从而导致肿瘤抑制或消除。形象的类比是,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起了“绝育”作用。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因为放射线并不是作用于现存的肿瘤细胞,而更多是作用于具有繁殖能力的肿瘤干细胞上,所以放射线的杀灭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放射线既然可以杀灭肿瘤细胞,那对正常细胞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实际上,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反应的确不同。正常细胞营养丰富、器官完备、组织紧密,它受到放射线损伤之后可以得到修复,从而能够继续存活下去。而肿瘤细胞则具有超生缺氧、先天不足、组织松散的特点,受到放射线损伤之后无法完全修复,就会走向灭亡。

当然肿瘤并不会就这样束手就擒,它有一系列的“反击”方式。例如肿瘤细胞常常和正常细胞纠缠在一起,就像绑架了人质,让我们在杀灭肿瘤细胞时,也必须考虑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又如有时肿瘤细胞会“休眠”,就像动物装死一样,由于细胞在不同生命周期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不同,进入休眠状态的肿瘤细胞就可能躲避放射线的杀害。另外肿瘤细胞还会给自己增加保护罩,我们称之为“乏氧保护”,氧是放疗的增敏剂,但由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可能变成乏氧细胞,就可以对放射线产生抗拒。还有一种反击策略是加速增殖,即“看我生得多还是你灭得快”,肿瘤细胞受到外界刺激之后,有可能会出现加速增殖,生得越来越快。

因此我们就要有一套策略,去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组织。在物理技术方面,我们通过高能射线、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来实现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剂量上的差别。在生物技术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分割方式(也就是总剂量、单次剂量和分次数的组合方式),也可以通过采用放疗防护剂或增敏剂,造成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对放射线的效应差异,来提高治疗比。

2

脑胶质瘤放疗的意义

?同步放化疗+辅助治疗是新诊断胶质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放疗是无法手术或仅活检手术后的主要治疗方法

?放疗是复发胶质瘤的挽救治疗方法

3

脑胶质瘤放疗的技术

和方案

直线加速器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调强放疗相比三维适形放疗形成的剂量曲线更加贴近肿瘤形状,能够减少正常组织(脑、脑干)的剂量。

其他的放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疗”,常见的有伽马刀、X刀、赛博刀(射波刀)等。它们并不适用于初治的胶质瘤患者,对于局部小的复发病灶可以考虑应用。

另外的放疗技术“近距离放疗”,也就是粒子植入,已经被BTCG临床试验证明,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I级证据),不建议使用。

新诊断的初治胶质瘤治疗方案

高级别胶质瘤

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应在术后6周内开始同步放化疗。放疗方案以EORTC和RTOG为主,这两种方案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否照射水肿区。

低级别胶质瘤(WHOII)

并非所有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都要在术后进行放疗。医生会根据如下因素将患者划分为不同风险的人群,而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例如如果是低风险患者,那么可以在术后不放疗,密切随诊观察。对于放疗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其放疗范围要比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小。

老年胶质瘤

65岁以上可以参考老年方案,也就是治疗强度更低的短疗程方案。已经有临床研究证明短疗程方案不劣于标准治疗方案,不过对于一般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预后因素的老年患者要斟酌使用。短疗程方案能够减少来院次数。。医生会根据如下因素将患者划分为不同风险的人群,而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例如如果是低风险患者,那么可以在术后不放疗,密切随诊观察。对于放疗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其放疗范围要比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小。

复发胶质瘤的再程放疗

脑胶质瘤患者复发后常常面临是否再次放疗的问题,我们一般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复发病灶的大小、位置

?初次放疗的照射范围和剂量

?与初次放疗的间隔时间

?预期疗效和毒副作用

?患者一般情况和预期生存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胶质瘤复发与放疗后的假性进展较难识别。所以我们对原位复发病灶再程放疗建议距离上次放疗时间6-12月以上,也是考虑到排除假性进展的可能。

什么是假性进展呢?患者在放疗后很快出现原有影像学增强病灶面积变大的现象,甚至出现新的影像学增强病变,但未经任何进一步治疗即可逐渐减退,这一表现酷似肿瘤进展,被称为假性进展。它:

?与同步化疗特别是替莫唑胺相关

?与照射剂量有关

?与治疗强度有关

?MGMT甲基化者更常见

?与年龄及照射体积关系不大

肿瘤复发与假性进展常常不好鉴别,可以通过做灌注、波谱、PETCT帮助鉴别。实际上假性进展与肿瘤复也很可能存在交叉、同时出现,一方面因为通过影像手段很难百分百的分清,另一方面也确实可能同时发生于一个病灶内。假性进展很少只通过一次影像就能判断,往往需要患者定期复查,经过一个动态观察的过程才能判断。

4

胶质瘤放疗的治疗

反应和副作用

急性放疗反应

急性放疗反应常发生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内。有一些反应,如脱发、放疗照射到的头皮部分皮肤发红发黑、一过性的颜面部水肿,无需太过紧张,它们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退。

?脱发

?皮肤发红、发黑和色素沉着

?颜面部水肿

?脑水肿

颅压增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或出现反复:言语、肢体、癫痫……

对急性副反应主要是对症处理

?脱水降颅压:甘露醇、类固醇激素、贝伐单抗

?抗癫痫药物

晚期放疗副作用

晚期放疗副作用一般发生在6个月之后。其中,记忆力及认知功能下降可能是时间过去越久感觉越明显,放射性颅神经损伤比较少见。

?放射性脑坏死

顽固性脑水肿

占位效应

脑功能损害

?记忆力及认知功能下降

?放射性颅神经损伤

对晚期副作用,以预防为主

?放射性脑坏死:高压氧、神经营养药物

?顽固性脑水肿:贝伐单抗

?认知功能下降:美金刚?

5

小结

放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要记得,它只是治疗手段之一。脑胶质瘤治疗是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它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提升患者总体的治疗效果。同时,脑胶质瘤治疗也是个体化的治疗,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和复发患者,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诊治。患者应在多学科专家团队中结合自身情况,获得最佳治疗。

视频回放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hbys/12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