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因素 > 胃炎到胃癌四阶段,如何阻断

胃炎到胃癌四阶段,如何阻断



4月9日是第12个“国际护胃日”,我们今天来聊聊如何打好“胃癌狙击战”这个话题。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第四季度胃病情况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并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和死亡例数均约占世界的50%,全国胃癌发病率为31.28/10万,全国胃癌死亡率为22.04/10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95.1万例,中国约为42.4万例。

全球因胃癌死亡病例约72.3万例,中国约为29.8万例。

全国合计和男性胃癌发病率均仅次于肺癌,位居同期恶性肿瘤发病第2位,女性胃癌发病率低于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位居第4位。

如何是好

胃癌当然是越早发现越好

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

但是目前在我国,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所以如何阻断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识别早期胃癌非常重要。

我们先来看看

胃炎是如何逐渐转变成胃癌的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细胞的恶性侵袭性增殖,大部分是由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在多因素影响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主要有四个阶段。

CorreaP提出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黏膜内癌→浸润性癌的模式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疾病,异型增生则是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第一阶段

大部分的胃镜检查结论都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胃脘隐痛,嗳气等症状,此时炎性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层,腺体则完整无损,是良性疾病,尚远离胃癌,无需害怕。

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二阶段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于年龄较大者,非萎缩性胃炎迁延不愈,炎症持续存在,加上人体正常的器官老化等因素影响,胃腺体破坏、萎缩、消失,黏膜变薄而形成萎缩性胃炎。

这里的“萎缩”指的是胃腺体的萎缩,包括胃腺体数量的减少以及腺体分泌能力的下降,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胃缩小了”,甚至“没有胃了”。此时患者也主要表现为类似于“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如上腹部胀满隐痛、嗳气反酸等症。

虽然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癌前疾病,但其发展成胃癌的概率并不太高。

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

部分萎缩性胃炎可以逆转

因此这一阶段需要请专科医生综合评估,积极干预,重视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防止胃粘膜继续往胃癌方向发展和突变。

不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可1-2年复查胃镜和病理。

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第三阶段

胃炎反复发作,胃粘膜炎症持续存在,损伤修复反复发生,就会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杯状细胞”,这就是我们说的“肠上皮化生”。

增生的上皮和肠化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形成所谓不典型增生,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被视为早期胃癌,需要积极处理,应尽早行内镜下局部切除。

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每年复查胃镜和病理,中度不典型增生者应6个月左右复查胃镜和病理,重度不典型增生建议积极内镜下切除治疗。

胃浸润癌

第四阶段

经过前三阶段的发展,在多因素的作用下,胃癌逐渐形成。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常常发现时已失去预后最好的治疗时机。常常有以下的报警症状:

腹痛呈进行性加重,伴胃胀、食欲下降、明显消瘦,常规抑酸护胃药不能缓解;

不明原因的贫血

大便呈柏油样,甚至血便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尽快至专科诊治,尽快完善胃镜检查。

可以看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断胃癌的重要环节,尽早全面评估萎缩性胃炎程度以及有无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情况,积极干预是可能阻止胃癌发生的举措,定期复查胃镜是能发现早期胃癌的直接利器,是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的最有利的方法。

应氏中医历经百年传承,发明了应氏疗法。应氏疗法是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的克星。应氏奇穴埋线疗法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氏奇穴埋线疗法就是用特制的针将PGLA线埋入穴位皮下,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应氏中医就是外用应氏奇穴埋线疗法配合内服古方纯中药滋养修正萎缩胃黏膜细胞,双管齐下使萎缩性胃炎逆转。应氏中医第四代传人应达时博士定期亲诊,欢迎有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肥胖症的朋友前来就诊。

长春应氏中医-

牡丹江应氏中医-

营口应氏中医-

锦州北镇应氏中医-

浙江嵊州应氏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hbys/1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