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影响 > 国医李振华教你如何治病养生,巧治慢性胃

国医李振华教你如何治病养生,巧治慢性胃



李振华:年11月出生,他被誉为“脾胃病国手”,善用脾胃学说治疗疑难杂病,以温阳扶正法救病人于垂危。他是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年被国家评为河南唯一一位“国医大师”。1、脾宜健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用现代的话说,脾就是我们身体的“后勤部长”,脾一旦出了问题,后果很严重。通常,健脾可以从按摩足三里、中脘、血海三个穴位开始,最好每天一次。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辣和油炸食品,多吃山药和云苓、白术、党参等。一定要注意不能随便吃大补之品。另外,还要注意运动,劳逸结合,不要生气,不要整天坐着不运动,尤其现在的孩子,整天学习或者在电脑前一坐就是数小时,这样最容易伤脾。

2、肝宜疏

中医认为,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肝的功能不畅,人体内部的气机得不到疏泄,就会形成“气闭”,从而引起很多病理变化,如水肿、淤血、女子闭经等。因此,我们必须要疏肝。

(1)、注意饮食

多吃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它们不但能够补充肝脏所需的营养,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2)、不要过度疲劳

《黄帝内经》提到“肝为罢极之本”,就是说肝是主管疲劳的,或者说是耐受疲劳的。肝气足,就能耐受疲劳;肝气不足,就容易觉得疲劳。所以不要经常疲劳工作,也不要疲劳运动,疲劳会损害肝脏。

(3)、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是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在脚背上大脚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平时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应重视这个穴位,每天坚持用手指按摩2分钟,直到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很快就能感觉体质有明显好转。

3、胃宜和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同时,胃还是六腑之海,六腑的运化全在于胃能否消化吸收,胃的好坏以及运化正常与否都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

养胃,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1)、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2)、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少吃多餐,食物以软、松为主,汤最好饭前喝,入睡前两三个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

(3)、有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宜多吃馒头、生花生。

(4)、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运动。

(5)、长期吃药会有副作用,尽量少吃,如果实在需要,建议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凉开水。中医认为:“晨起胃气最弱,故而饮凉水以激胃气。”也就是说,人刚睡醒的时候胃气最弱,还不能吃东西,应喝凉开水刺激胃肠道,使下丘脑产生饥饿感,然后上厕所、洗脸、锻炼身体、吃早饭。刚开始喝凉开水的时候,不要一次喝得太多,要从几百毫升开始,慢慢增加水量。

案例分享

苏某,男,38岁,胃痛4年余,自述4年前因工作过度劳累,加之饮食不节,饥饱失宜,又喜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导致胃脘疼痛,身体逐渐消瘦。最近经常感觉胃痛,腹胀,嗳气,身倦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暗,体胖大,边见瘀斑,舌苔白腻,脉沉涩。

中医诊为为胃痛,辨为“脾胃气虚,瘀血阻络”之症。方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旱半夏10克,木香6克,砂仁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乌药10克,焦三仙各10克,延胡索10克,丹参15克,刘寄奴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

五诊之后,患者胃痛诸症全消,体重增加3公斤。叮嘱,继服香砂六君子丸以加强疗效。药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中健脾;和陈皮、旱半夏寓二陈汤以化痰和胃;木香、砂仁、厚朴、枳壳理气降逆;郁金、延胡索、乌药、丹参、刘寄奴活血化瘀;焦三仙以助消食。诸药并用,使脾虚得健,胃气得和,气郁得疏,痰湿得化,血瘀得活。

觅健交流手机App

下载

各APP应用搜索“觅健”









































少儿白癜风
白癜风的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hbyx/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