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影响 > 名家医案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50

名家医案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50



名家医案┃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50

名家医案『1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脾胃病证二、呕吐(吐酸、喧闹)案病例卡片:朱某,男,72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初诊(-):患者2天前突然呕吐,并呕出胃内容物,声音高亢,伴随腹胀,便秘,舌红,苔薄黄腻,脉数。辨证:痰热阻胃。治法:清泻痰热,降逆止呕。主方:温胆汤加厚朴大黄汤。陈皮10g,法半夏20g,茯苓15g,枳实15g,竹茹30g,甘草6g,厚朴20g,生大黄8g。5剂,水煎服。2诊(-):服药后,呕吐已止,大便已畅,腹胀已除,舌苔仍薄黄腻,脉数。原方加味再进5剂。厚朴30g,枳实20g,生大黄4g,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5g,竹茹20g,甘草6g,黄芩10g。5剂,水煎服。3诊(-):患者复诊已无不适,察其舌脉亦正常,乃拟保和丸善后。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5g,神曲10g,炒山查10g,炒莱菔子10g,甘草6g。5剂,水煎服。按和缓突然呕吐,当属急症,病势比较严重,然因辨证准确,方药得当,疗效甚速。疾病简介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基本病机)而至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点的一种病证。

呕吐可以单独出现,亦可伴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幽门阻塞、食源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十二指肠壅积症等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另如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尿毒症、颅脑疾病、代谢紊乱和一些急性传染病初期,当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亦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对喷射性呕吐应重视查找病因,采取综合诊疗措施。

1.外邪犯胃;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素体脾胃衰弱。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1.以呕吐宿食、痰涎、水液或黄绿色液体,或干呕无物为主症,1日数次或数日一次不等,延续或反复发作,常伴随恶心、纳呆、泛酸喧闹、胸脘痞闷等症状;

2.起病或急或缓,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洁)、情志不遂和闻及特殊气味等因素而引发,或有服用药物、误食毒物等。

1.辨虚实;2.辨呕吐特点。以和胃降逆止呕为基本治法,但尚需结合标本虚实进行辨治。『实证』外邪犯胃证,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饮食停滞证,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保和丸加减。

痰饮内阻证,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方药: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虚证』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药:理中汤加减。

脾胃气虚证,治法:补气健脾,和胃降逆。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胃阴不足证,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方药:麦门冬汤加减。

呕吐的病位在胃。病机分虚实两类,实者为邪气犯胃,虚者为脾胃衰弱,也多虚实并见者。在临床上应注意与反胃、噎膈相鉴别。医治上应分虚实辨证论治,实者重在祛邪,分别施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品;虚者重在扶正,分别施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均辅以和胃降逆之品。[附]吐酸吐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的症状,又叫泛酸,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若随即吐出称为吐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痞满兼见。热证,治法: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方药:左金丸加味。

寒证,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食滞证,治法:消食导滞,和胃制酸。方药:保和丸加减。

[附]喧闹喧闹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症。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吐酸兼见。胃热证,治法:清热化痰和中。方药:温胆汤加味。

胃虚证,治法:健脾益胃和中。方药:4君子汤加味。

血虚证,治洁:益气养血和中。方药:归脾汤。

往期回顾47期:胃脘痛案五(附“狂证”简介)48期:胃脘痛案六(附“痫病”简介)49期:胃脘痛案七(附心系病症总结①)中西医临床医学爱我就









































中科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hbyx/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