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影响 > 中医专家支招慢性胃炎主动打好保胃战
中医专家支招慢性胃炎主动打好保胃战
中医专家支招慢性胃炎
中国人有好客的习惯,亲朋好友相聚,难免欢聚一堂,推杯换盏。然而,这种集中团餐的方式,往往会导致一种常见疾病的发生,慢性胃炎就是最普通和最常见的疾病。
何为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
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人们团餐的习惯往往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慢性胃炎,又因胃黏膜病变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胃镜普查证实,萎缩性胃炎约占其1/5。
“医院消化科主任、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慢性胃炎专病门诊首席教授沈洪指出,正确认识,积极预防,改变生活方式,主动打好“保胃战”。
”1临床表现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无规律性上腹疼痛、腹胀,伴有嗳气、泛酸、恶心、食欲不振等,往往于进餐后加重。
2发病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损伤因子、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等相关,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3及早诊断鉴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即使有症状也缺乏特异性,而且缺乏特异性体征,因此仅仅根据症状和体征难以做出慢性胃炎的正确诊断。
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慢性胃炎的诊断应力求明确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因此应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
怀疑自身免疫所致者可检测血清胃泌素、维生素B12和相关自身抗体。血清胃泌素G-17以及胃蛋白酶原I和II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胃黏膜有无萎缩和萎缩的部位。
4中医防治饮食疗法慢性胃炎患者饮食应规律,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浓茶咖啡等。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注意餐具消毒,有条件者建议分餐。俗话说胃病“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膳食调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佛手粥佛手柑15g,煎汤去渣,不宜久煎。以粳米10g、冰糖适量同煮为粥。粥成先入佛手汁,微沸即可,日服2-3次。用于肝胃不和证。
猪肚方猪肚1个,莲肉3g,红枣30g,肉桂3g,小茴香9g,白糯米60g。米同药俱入肚内,以线扎口,外用清水,煮至极烂。顿食。本方有健脾益胃、温中止痛之功。用于胃寒证。
麦冬粥麦冬30g,煎汤取汁。粳米g,煮半熟再加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服食。适用于胃阴不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