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影响 > 第34讲慢性胃炎nbsp胃
第34讲慢性胃炎nbsp胃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点击图片上边的《汉高讲堂》即可!
《图解刮痧拔罐艾灸贴敷养生法》(第34讲)
慢性胃炎
胃炎即胃黏膜的炎症。按发病的急缓,可将胃炎进一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根据胃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也可将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和非糜烂性胃炎。本病属中医学“恶心”、“呕吐”、“胃痛”等范畴。刮痧治疗
取穴:上脘至中脘、足三里、内关、梁丘、梁门。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找准穴位后,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在所选穴位上均匀地涂抹刮痧油或润肤乳。操作时,施术者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着患者。先刮腹部的上脘至中脘、梁门,再刮上肢部的内关,最后刮下肢部的梁丘和足三里。
以出痧为度,切记用力轻柔,避免刮破皮肤。
拔罐治疗
刺络拔罐法
取穴:中脘、天枢。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术者对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每穴3~5下,各穴拔罐。在负压的作用下,拔出少许血液,一般每穴出血8~10滴为宜。起罐后擦净皮肤上的血迹,每日1次。
针罐法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天枢、梁门、足三里。操作方法:消毒后施术者将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轻捻缓进,待患者感到局部酸、沉、胀、麻,施术者感到针下沉紧,如鱼吞钓饵时,留针拔罐;10分钟起罐取针,再行套罐5分钟。
艾灸治疗
温和灸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l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l—2次。
回旋灸
取穴:膻中、中脘。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
隔姜灸
取穴:督俞、膈俞、脾俞。操作方法: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
个,置施灸穴位上,用大或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患者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一般各穴每次施灸5~7壮,每日灸l—2次。
温和灸
取穴:气海、关元。操作方法:把温灸盒安放于应灸部位的中央,点燃艾卷后,置铁窗纱上,盖上盒盖,放置于穴位处。每次可灸15~30分钟。
贴敷治疗
贴敷1
取穴:中脘。
用药:当归30克,丹参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生姜适量。
用法:将上述前4味药物研成细末,生姜榨汁,共调成糊状,取适量涂于穴位上,每日换药3~5次,连续贴1~3天。
贴敷2
取穴:天枢、足三里。
用药: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大茴香、香附各15克,木香8克,乳香、没药、丁香、肉桂、沉香各4克,麝香0.5克。用法:1二述药物研成细末,取适量涂于穴位上,胶布固定。每日2次。专家提醒你
1.慢性胃炎患者应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有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避免暴饮暴食。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
2.精神紧张是慢性胃炎的促进因素,应予避免。心情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黏膜障碍和胃功能障碍。所以应尽可能地避免情绪上的应激反应,解除紧张的情绪。平时做到遇事不怒,保持心情舒畅。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以腹痛、腹泻为表现者常称为急性肠炎;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者,称急性胃肠炎。
刮痧治疗
取穴:脾俞至大肠俞、天枢、足三里至下巨虚、阴陵泉。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术者找准穴位后,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在所选穴位上均匀地涂抹刮痧油或润肤乳。操作时.施术者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患者。先刮背部的脾俞至大肠俞,再刮腹部的天枢,最后刮下肢的足三里至下巨虚、阴陵泉。对急性腹泻可在肘窝、腋窝处放痧,身热加刮曲池至合谷。
(待续)作者:王宏才
汉高讲堂ID:hgjt(长按可复制)
很多朋友来感谢我们,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无私把这些文章传递出去的人,你们是最伟大无私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乐键个人(爱心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