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因素 > 评书联播失传的营养学第四章45

评书联播失传的营养学第四章45



点击‘全球创办人"免费订阅

生命是奇迹,也是奥秘!人体本身有着惊人的修复功能,只要给足原料——营养,就能恢复健康。《失传的营养学》用老百姓通俗的语言指出了身体生病的原理以及逆向康复的路径,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包括几十种难以治愈的癌症,都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更是享受革命成果的本钱,欢迎您收听《失传的营养学》

第四章:

第四节为什么今天的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

一个慢性病的发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身体修复失败的外在表现。

身体的修复能力是不会轻易放弃就举手投降的。当身体的某一处发生损伤后,修复能力启动。而慢性病的发生过程就是身体不断地进行损伤修复、修复再损伤、再损伤再修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身体的某个地方坏了,给修好后又坏了,再给修好后又坏了,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在这一过程中,身体会从全身各处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营养素到受损伤的部位进行修复。我们的身体很有意思,最会干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事,但前提条件是东墙允许被拆,被拆一点也没什么大的关系。直到有一天,东墙再也没有多余的原料可被拆了,也就是可调动的营养素被耗尽了,没原料了,修复能力眼看着损伤的发生而无可奈何,自己空有一身的本领而无处施展。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慢性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器官的问题,它牵涉到全身的多个系统甚至是各个系统。因为在发病过程中,要从全身各系统调动营养来修复。比如说慢性胃炎,你觉得慢性胃炎是单纯的胃的问题吗?慢性胃炎肯定跟胃有关,但也跟肝功能有关。哪些人容易得胃炎呢?脾气急的,小心眼儿的和工作压力大的。患胃炎的人往往睡眠不好,睡眠不好的人胃也不会太好,也就是说胃病的发生还跟神经系统有关。再找的话,还会找到更多系统与慢性胃病有关,所以慢性胃炎的发生不是单纯胃的问题,而是多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在单一器官的表现。

人体的慢性疾病多是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也就是说,慢性病是系统问题。一种病的发生不要说是多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即使是一个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对于医生来说也是难题。平时我们经常遇到系统问题。所谓系统就是能够独立完成一个任务的所有部件的总和。比如一台电脑就是一个系统,你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死机了,就是系统乱了。你该做什么呢?只要按一下电钮重启。重启的过程是什么呢?是电脑系统自我恢复的过程,系统自己检查是哪里出了问题,找到后自己就把问题解决了。从没见过谁使用电脑一死机,马上拆电脑,非要看它死在哪里了,好把它修好。疾病的发生也是相同的道理,是系统乱了,凭医生不可能把系统紊乱纠正,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让系统自我修复,而人体的修复能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医生解决不了系统紊乱的问题呢?不是因为医生医术有问题,而是跟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关。今天的医学总想插手系统内部事务,药物的作用不是在系统层面的,而是作用点非常精准,直接作用于某个器官内的一些细胞的某个位置,例如线粒体中的某种酶,或细胞膜上的某种酶,或细胞内其他的分子。分子组成细胞,细胞组成器官,器官才组成系统。可见分子层面和系统层面相差太远了,本来是系统问题,药物却作用于系统内的一个点,而不顾一个系统内或多个系统内很多点的紊乱,所以药物不可能纠正系统紊乱。举个例子,一个系统乱了可能是因为上千个反应慢下来了甚至是停止了,而药物只激活了其中的一两个反应,那这个系统问题怎么能解决呢?系统问题一定要在系统层面上解决,只有人体的修复能力才能做到这点。比如胃炎,本来是一个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但医生总给治胃病的药,而不是纠正多系统的紊乱,所以胃炎就成了很难治的病,一治就治几十年,直到变成胃癌,就没时间治胃炎了。当我们找准正确方向,即充分发挥人体的修复能力,一个病人的胃炎从治疗开始到临床症状消失,快的只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

尽管医学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我们对人体的认识还极为肤浅,连很多常见的现象都不能解释清楚。比如为什么人一着急就容易烂嘴角?为什么人一着急生气就容易牙痛或牙龈肿胀?人体太奇妙了,从人体的修复能力能体会到其中的一点点。你说人体的各种器官各个部位怎么就知道自己应该长成那个样子而不是其他的形状?就好像盖大楼要先有设计图纸一样,人体内也应该有这样的“图纸”。否则,为什么肝脏就长成那个模样而且长成后就自动停止生长?但全身器官的“设计图纸”存在于哪里?我们还不知道。但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修复也需要“图纸”。最好的修复是不论什么细胞坏了或消失了,都会原样修复。如果不能原样修复,身体就会采用不得已的“修复”方式,即纤维化。比如当你皮肤上的伤口小而浅时,等长好后什么痕迹都没留下,这就是原样修复。当皮肤上的伤口大而深时,比如手术切口,已经超出了原样修复的能力,所以就通过在伤口处纤维化,形成疤痕把伤口长好。即使通过纤维化这一方式,身体各器官也力求恢复该器官原有的形状,这真的是非常奇妙的现象。

细胞的修复也应该是有“图纸”可循的,这个“图纸”又在哪里呢?医学界的共识是藏在“DNA”里。但我想跟你说,事实上可能没这么简单,细胞的修复可能已经超出了“细胞图纸”的范围。细胞的修复还体现在细胞的再生能力上,通过细胞再生,可以将组织器官原有的缺损修复,所以细胞可以通过再生参与组织的修复。总而言之,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应该长什么样,你的身体最清楚,你的身体哪些部分长得不合理,也是你的身体最清楚,而且它还有把不合理的地方改造成合理的能力,但前提是你要给它提供充足的原料——营养素。

我这样讲修复,你会认为很简单,很好懂,事实上,修复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修复分为很多层次,也就是说修复有不同的级别。这有点儿像修墙,比如墙坏了一个洞,你不能上来就抹白灰,得先把砖塞进去,用混凝土粘结实,然后再在砖的表面抹混凝土,混凝土外边再抹白灰。修墙也要讲究层次,不能乱来。

人体最简单的修复是分子级修复。可能说最基础的修复是分子级修复更好理解一些。专业人士会说分子水平的修复已经够复杂了,但在人体,分子水平的修复是最简单的,比如说细胞核内的某段DNA受到损伤,细胞可以通过DNA修复系统把坏的DNA修好而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分子级修复之上是细胞级修复,细胞级修复是通过把细胞内各处异常的分子结构修好或替换掉来实现的。如细胞内的某种蛋白质坏了,或某个更大的结构坏了,没关系,细胞会生产出新的,把旧的换掉。这就复杂一点了。细胞级修复之后有组织级修复,这就更难了,因为需要很多种细胞互相配合才能修好。比如你不小心在手指上切了一刀,这个小伤口要修起来是很复杂的,从分子级一直到器官级修复都会参与,既不能多长也不能少长,还得把伤口两侧的皮肤表面的纹理接好,最后修到看不出来哪里坏过。你说它怎么知道如何修成跟原来一样呢?

医学上有一个实验,把小鼠的肝脏切去70%,然后再把它的腹腔缝上,三个月后打开腹腔一看,肝脏又长出来了,跟原来长得一模一样。你说小鼠的肝脏怎么知道还得长那么大,还长成那个形状、那个模样呢?修复功能真的是既复杂又神奇。肝脏的修又同样涉及组织级和器官级修复。还有一系列的修复,我们从头到尾给它们排一下(图12),这些修复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有先后次序的,一切井然有序。

分子级修复------细胞级修复-----组织级修复------器官级修复

------系统级修复------系统间修复------身心合一的修复

图12修复有不同的级别

请注意,身心合一的修复是人体最高、最完美的修复境界,简直可以称之为“再造金身”,就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身体到内心到灵魂,都要修好,这是何等高级的境界,是人类健康的极致追求。现在的西医、中医和营养医学都很难做到,但营养医学完成这个目标要容易得多,所以每一个能读懂这本书的人都是幸运的。

第五节不要给系统添乱

正如上面讨论过的那样,人体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大都是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对于系统问题,我们只能依靠人体的修复能力来解决。

系统问题只能在系统层面上解决。而今天,我们很多的治疗手段不但没有帮助紊乱的系统修复到正常,反而导致系统进一步紊乱。比如女性的月经问题,月经该来没来,医院就用黄体酮来纠正。月经不来,至少说明她的内分泌系统紊乱,还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如消化系统(肝的功能不良)、神经精神系统(精神压力大,过度生气或郁闷)的功能紊乱,这种情况下用雌激素和黄体酮会进一步干扰患者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如垂体、肾上腺、卵巢等,会导致内分泌系统进一步紊乱。即使服用黄体酮后来了月经,也是假象,用不了多久,黄体酮就会失去作用,内分泌系统会更加紊乱。再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先不说是不是激素缺乏造成的,即使是因为激素缺乏造成的,也应该想办法帮助肾上腺产生所需要的肾上腺皮脂激素,而不是直接从体外注射,因为体外注射会进一步抑制肾上腺自身的功能。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不胜枚举。

从这条线还可以看出营养医学是多么正确的道路,而治疗我们疾病极其简单。身体有极其强大的修复能力,那我们就不用操心人家是怎样修复的了,只要我们把原料给对、给足,就可以治好病了。但营养医学也很复杂,很深奥。深奥到什么程度呢?人体有多复杂多深奥,它就有多复杂多深奥。

第五章

今天的食物能给我们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吗

前面说过了,营养素就是参与人体构建的那些东西,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其实还应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我们到后面再讨论它。把它们列出来一看就清楚了(图13)。

第一节蛋白质的来源

一看图13,你就清楚我们每天为什么吃饭了。有一次我问一位非常实在的大哥,人为什么吃饭?他张嘴就说:“为了不饿”真是名言,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吃饭是为了不饿,睡觉是为了不困,休息是为了不累。其实吃饭就是为了获得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但问题是,今天我们吃的食物能不能给我们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

我们来看看蛋白质的来源。身体需要的蛋白质主要从鱼,肉、蛋、奶和豆类等食物中获得,你有没有感觉,今天的红烧肉可不如二十年前的红烧肉香了。为什么?因为猪肉中的营养下降了,以前的猪养一年才可以出栏,现在呢,三个月。各位都知道南方的大米不如北方的大米好吃,因为北方的大米生长期长。猪也是一样呀,生长期短,营养就下降了,而且这只是猪肉内营养素下降的原因之一。不止营养下降了,因吃猪肉中毒的人也增加了。以前我经常建议我的朋友们吃猪肝,因为猪肝的营养丰富,且营养素的种类也多,但现在连我自己都不敢吃了,因为在全国各地因吃猪肝而导致食物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

鸡肉怎么样?说句实话,我长这么大就吃过一次肉鸡,却让我终生难忘,肉质很糟,没有我想象的肉香味,口感很差,骨头很容易嚼碎。有的老太太炖鸡时很骄傲,说你看看今天的鸡炖得多好,连骨头都烂了。哪里是因为炖得好,而是因为鸡缺钙。现在的鸡长多少天就可以上市?只需40天。你想想看,这样的鸡肉能有多少营养呢?

鸡蛋的质量又怎么样?以前的鸡蛋黄黄黄的,谁家炒个鸡蛋,街坊四邻都能闻到香味。今天市场上买来的鸡蛋的蛋黄呢,嚼到嘴里都不香。原来的鸡是散着养的,吃得好,而且还经常自己找点零食吃。今天的鸡可惨了,看看笼养鸡的生活就知道它下的蛋好不,鸡的一生就生活在一个小笼子里,没有“鸡身自由”,笼子前面是食槽,笼子后面是装蛋的槽子,前面吃食,后边下蛋,这哪里是养鸡,整个儿就是造下蛋的机器。为了提高产蛋率,鸡农们不让鸡见阳光,而是用电灯来调节时间,开灯8个小时,关灯8个小时,所以在鸡的世界里,一天是16个小时,别看鸡连笼子都出不去,但鸡的生活节奏比人的生活节奏快了很多。另外为了提高产蛋率,有的鸡农大量使用激素。鸡的营养状况差了,它的蛋就缺营养,所以今天鸡蛋的品质也下降了。

奶的质量呢?关于牛奶质量问题的报道经常见于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牛奶卫生问题、抗生素问题、常温奶的营养问题、增稠剂问题、香精问题、假牛奶问题等。

这里笔者最想说的是抗生素污染,很多养殖业都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食物中抗生素残留,如养鸡业、养鱼业等。每天接触一点抗生素,长此以往是很危险的事情,细菌对抗生素的反应过程就和人喝酒的过程是一样的。你看你让一个人第一次喝酒,他一个劲儿地推辞:“不喝,不喝,不能喝。”拗不过去,就喝了一点,喝完后感觉不舒服,头痛、头晕;第二次再让他喝酒时,还是不太舒服,头痛、头晕,但比第一次轻多了;第三次再让他喝时,感觉还可以,而且喝起来还有点香味;第四次时,刚坐下,他就问:“酒呢?”是不是这样的过程?细菌对抗生素的反应也是这样:第一次遇到抗生素,10个细菌死了8个,剩下两个头晕的。这两个“家伙”迅速繁殖,又长成10个细菌;第二次遇到抗生素,头晕的程度减轻了,适应了一些;第三次遇到抗生素时,它们就不以为然了,爱来不来;第四次遇到时,没准就把抗生素当饭吃了。你说危险不危险?这么折腾几次,身体对抗生素就产生耐药性了。等到身体被细菌感染时,抗生素的药效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不起作用。

笔者在这里讲食品安全问题,不是针对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我只想告诉你,我们今天蛋白质的来源很成问题,一方面蛋白质的品质下降了,而另一方面,有害物质大量增加了。其实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中国独有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存在这些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hbys/13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