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因素 > 上腹反复胀痛10年,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

上腹反复胀痛10年,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



怎么才能控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83451.html
张某某,男,61岁,教师。上腹部反复胀满疼痛10年,医院胃镜检查均诊为:“慢性浅表萎缩伴糜烂性胃炎”,曾服中西药,病情时有反复。现症:胃脘隐痛,喜按喜暖,呃逆泛酸,或时吐清水,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苔滑润,脉虚软或沉缓。胃镜检查:胃粘膜呈花斑状,红白相间,水肿,多处糜烂并有小出血点。方用疏肝健脾和胃化湿方。方药:藿梗12g,苏梗12g,半夏12g,黄连3g,吴萸3g,生姜3g,煅瓦楞30g,柴胡9g,延胡索9g,炒枳壳15g,砂仁3g,太子参12g,陈皮6g,大枣12g,甘草6,加白芍18g,桂枝9g,干姜3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8周后,上腹部隐痛消失,纳食,明显增加,面色红润,随访1年,病未复发。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组织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长期侵袭而发生的持续性、慢性炎症性改变,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肠胃无物不受,易被邪盘踞其中,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一旦气机壅滞,邪正交争,郁于中焦所致实滞;若脾胃虚弱,传化失司,失降失调,郁滞自从中生,则属于虚而夹滞。可见胃脘痛之病情,虽有虚、实、寒、热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特殊,就其病因病机推之,胃之病理特点综归一个“滞”字;发病机理主要与脾胃运化失司、肝胆疏泄功能失常有关。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易受情志影响。脾胃乃三焦之枢,主运化,赖肝疏之济,情志抑郁,肝疏不畅,势必逆犯脾胃,致枢转不能,滞而蕴热,胃络不通。故疏肝健脾、化湿和胃。方中柴胡、元胡疏肝,藿梗,苏梗,半夏,化湿和胃,黄连,吴茱萸,生姜,枳壳辛开苦降开痞行滞;太子参,砂仁,甘草益气和中,共奏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理气之功。诸药合用,药证相合,故获良效。从临床观察者来说,本病的疗效与病程、饮食起居、情志调摄等均有一定关系;病程长者疗效较差,短者易愈,注意调摄效果较佳,提示我们除要早期治疗外,还应重视指导病人的起居、生活、情绪。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肠胃道疾病问题,可免费咨询张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hbys/11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