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因素 > 话说慢性胃病之十一慢性胃病患者需要

话说慢性胃病之十一慢性胃病患者需要



一、胃镜和病理活检

胃镜和病理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病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在胃窦部最明显,胃镜下可见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增多,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病变处黏膜红白相间或呈花斑状,似麻疹样改变,有时有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黏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也可红白相间,白区凹陷,皱襞变细或平坦,由于黏膜变薄,所以可透见紫蓝色的黏膜下血管,病变可弥漫或集中在胃窦部,如伴有增生性改变,黏膜表面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病理活检可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

图:萎缩性胃炎,可见出血

图:萎缩性胃炎,脱落细胞病理,显微切片

二、胃液分析

测定基础胃酸分泌量及最大胃酸分泌量以判断胃的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泌素瘤等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量多正常或轻度增多,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量减少。

图:胃液素受体检测试剂盒

三、血清学检测

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这是因为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之故,如果病变严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内因子分泌也会减少,内因子分泌也会减少,因而维生素B12的吸收也会受影响,另外,患者的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PCA)常呈阳性(75%以上)。

四、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检查和非侵入性检查两大类,侵入性检查需要做胃镜并进行胃粘膜活检,其优点是可以同时确定是否存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缺点是患者需要承受胃镜检查的痛苦,非侵入性检查没有创伤性,但仅能提供有无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信息,临床上最常用的是C13-尿素呼气试验。

图:尿素呼气实验仪

五、胃肠X线钡餐检查

目前,诊断胃炎已很少用上消化道造影,用气钡双重造影显示胃粘膜细微结构时,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胃粘膜皱襞相对平坦、减少的表现。

图:钡剂灌肠检查造影片

六、上腹部CT检查

CT检查具有下列优势:

1、密度分辨力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

2、检查方便、迅速、安全,只需要患者不动即可顺利完成检查;

3、克服了传统的X线平片影像重叠,相邻器官组织密度差异不大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软组织构成的器官不能显影或显影不佳等缺点;

4、可获得各种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或衰减系数),以行定量分析,即不仅能显示不同密度的器官、组织或病变的影像,还能直接得到各自对X线吸收多少的数值(即吸收系数);

5、由于图像是来自吸收系数的转换,因此,可进行图像处理,使图像的密度或灰度调节到适合观察某种组织或病变,而X线片各部分影像的密度是不能调节的;

6、必要时可以加做增强扫描,使图像更为清晰,并对某些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需要注意,对碘造影剂过敏,存在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不宜进行增强扫描。

图:患者主诉腹痛半天、呕吐、恶心,行CT检查,从CT片可以看到一堆白色的小点点,提示胃内大量颗粒状致密影。缘由:与家人闹情绪,赌气之下吞下一把药。

以往相关文章:

话说慢性胃炎(之一)

话说慢性胃炎(之二)

话说慢性胃炎(之三)

话说慢性胃炎(之四)

话说慢性胃病(五)

话说慢性胃病(之六)

哪些药物会造成胃粘膜损伤

话说慢性胃病(之七)

哪些人容易得慢性胃病

话说慢性胃病(之八)

药物性胃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话说慢性胃病(之九)

药物性胃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话说慢性胃病(之十)

饮酒是如何导致胃病加剧的?

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hbys/11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