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患病因素 > 为什么医生劝你做胃肠镜
为什么医生劝你做胃肠镜
一提到胃肠镜许多人都觉得害怕,在门诊常常遇到人们对胃镜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但是为什么医生还是不放心地劝你要做一次胃镜呢?本期内容谈一谈为什么要做胃肠镜,哪些人有必要做胃肠镜?
因惧怕或不知用途而拒绝检查
老王因反酸、嗳气多年,又出现反复上腹痛半年,自己去药店买药、小诊所看都没看好。医院就诊,在看完医生后,医生建议老王做一次胃镜。老王听要做胃镜就不情愿,觉得胃镜很可怕,听别人说很痛苦,不愿意做。老王问医生,一定要做胃镜吗,能不能换一种检查或者开点药就好了?
在消化科门诊,常常能遇到老王这样的病人,因为畏惧检查或者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胃镜而放弃或拒绝胃镜检查。如果是受到胃痛、胃出血折磨,那大部分人会愿意治好病接受胃镜检查,但对于症状不明显或较轻的人们接受起来就不是那么爽快了。但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早期胃癌没有特异症状,医生劝老王做胃镜的目的之一就是需要排除老王这症状是不是由胃癌引起的。
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好办法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新发胃癌在中国,相比韩国和日本我们的早期胃癌的比率非常低,大部分病人发现时已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韩国日本也属于胃癌高发国,但是他们的早期发现率非常高,使得治愈率也大大提高,这主要因为韩国日本胃镜检查的普及。
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最先可能仅有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目前的一般的CT、彩超等技术无法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而胃镜结合肉眼观察与病理学分析可以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做出准确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在消化科,医生会根据病史建议上了年龄又没做过胃镜进行胃镜检查,胃镜能排除或早期发现胃癌。
胃镜的优势
胃镜的优势之处在于胃镜能直接反应胃粘膜最微小的变化。
而相比于CT、彩超这些我们熟知的检查,对胃粘膜的诊断能力有限:比如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就很乏力,因为早期胃癌仅有胃镜下胃粘膜的改变,在CT或者彩超上几乎难以分辨,只有在肿瘤发展到中晚期,形成较大肿块或者形成淋巴结转移后在CT上才能见到肿块。胃内的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因此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的首选。
胃镜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直视胃内部。胃镜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活检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进行病理诊断,对大多数“胃病”能一次就诊断清楚。
胃肠常见症状之一: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胃肠息肉”
我叫“胃肠息肉”,息肉家族是个大家族,我只是其中的一员。我们家族的成员生长在人体内的空腔脏器中,胃肠、胆囊、鼻腔、声带、子宫、膀胱,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
今天,让我来告诉你,我们“胃肠息肉”一族的故事吧。
说白了,我们就是胃肠道粘膜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肿物。可以被细称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
当我成为胃息肉时,早期你可能感觉不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如果我长在幽门部,并且变成了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就会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
当我成为结肠直肠息肉时,如果体积较大,经常受到粪便的摩擦,就会使我糜烂,那么你的粪便就会带有血液和黏液。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还可引起你变得消瘦、贫血。肠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癌是我家“近亲”
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家族还有位“近亲”是癌。
比如95%的大肠癌就是我们长大后的样子!
当然,我们的成员也不是都会变成癌。按组织学分类,我们可分为4类: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又分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较高,而且息肉越大,癌变的几率也越大。
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应警惕癌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
宽基广蒂的息肉容易癌变。
某些有遗传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等容易癌变。
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会增加。
看吧,你应该重视我的存在,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个“肉疙瘩”。
切除我,远离我
是不是被我吓到了?其实我也不想的,如果你能尽早地发现我,切除我,远离我,我就没有机会癌变啦。
对于那些范围较广,体积较大的,在内窥镜下切除有困难的,需要手术切除。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比如内窥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粘膜切除术、粘膜下剥离术。另外还有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冷冻疗法等。不仅方法简单,痛苦也小,只需要住院一天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定期复查是关键
不要以为你把我切了,就彻底摆脱我了,因为我是很容易“卷土重来”的。如果你的生活习惯不变,体内环境没变,适合我生长的土壤还在,我还会找到你。所以,做了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
单个腺瘤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一次,如检查阴性则每3年随访一次。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cm伴有异型增生,则每3-6个月复查一次,阴性则1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3年复查一次,随访时间不少于15年。
胃癌的高危人群,比一般人更需要胃镜检查
1.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2.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慢性胃病的人们,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医院复查。
3.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并且不应该拒绝医生胃镜检查的建议。
4.建议40-50岁以上应做一次胃镜,没阳性发现或者没有高危因素3-5年一般可以不用再复查;做了胃镜发现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胃癌的危险因素的人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复查。
5.要根除:不论何部位,何种类型,或大或小的息肉,都要设法根除,免去后患。
6.要送病理检查:因为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定息肉的良、恶性。
7.要注意胃肠道外的异常:有些种类的息肉常伴有胃肠道的异常,如神经系统肿瘤,骨骼及皮肤软组织肿瘤,乳腺、肺、卵巢肿瘤,牙齿发育异常,嘴唇或皮肤紫纹或色素沉着等。
8.要注意家人:这里指的家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某些胃肠道息肉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亲人中有被确诊为遗传倾向的息肉时,医院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9.要复查:属良性者,根除后6个月至1年复查1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后再复查1次;
恶性者,应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无复发者,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
总会有人觉得胃镜很难受,但是相比于因回避而带来的后悔,因此该做胃镜时,千万别犹豫。
企业健康管理绿色服务:
贵宾体检员工体检职业病体检外出到厂体检工伤住院疼痛康复健康讲座
名医诊室(设:妇科儿科骨科手外科足外科神经外科中医科推拿科疼痛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内科普外科)
更多优惠方案:
健康管理师:吴雪影
吴雪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