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预防治疗 > 清代中医名门流传下来的,治疗慢性气管炎

清代中医名门流传下来的,治疗慢性气管炎



点击上方蓝字我们小编导读

中医这门历史悠久的学问,非常注重传承与发展。我们应学会从古方医案中汲取精华,传承创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姚氏太和医室传统诊疗”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及显著的临床疗效。“太和医室”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姚氏第一代先祖姚福年先生所创,被清廷赏封四品花翎,至今传承六代。如此有名望的医室流传下哪些珍贵的经验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方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皆因久病肺虚,痰浊内伏,又遇外邪,引动内饮,故而发病。

处方:红参10g,白术15g,防风5g,麻黄3g,桂枝3g,茯苓15g,半夏10g,细辛3g,五味子10g,山药15g,辽沙参15g,川贝母10g,甘草10g,黄芪30g,杏仁6g,桔梗10g,山萸肉10g,远志5g。水煎服。

方义:本病正虚邪实两相急,治应扶正祛邪两相宜。此方专治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气喘、咳嗽、吐白痰,以及经常感冒者。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甘桔汤加味:黄芪、白术、防风固表益卫以防外寇来扰;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辛温解表,疏散风寒;又以小青龙汤内化痰饮,使表邪祛、内饮化、肌腠固;医者虑其病久根深,又以参术苓草,四君之药,补土生金,祛痰之源,更可使金旺而气自下行,喘满得解;更用山药、山萸肉养肾精而断痰根。《证治汇补》指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痰之根。”至此,脾、肺、肾皆得补益,则痰无藏身之地。本方配伍严谨,既解标疾,又固根本,标本并治,才使久病宿疾少时日而见奇功。

慢性胃炎方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五谷之海,善受纳且能消磨。今若胃有病,必少受纳而欠消磨,其用不能也。更以慢性之疾,反复发作,使气血生化乏源,一身精气不足。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黄芪15g,鸡内金10g,砂仁10g,建曲15g,川朴10g,山药15g,三七6g,延胡索15g,郁金15g,木香6g,白芍15g,甘草10g。水煎服。

方义:方中先以香砂芳香行气,消胀除满,后以四君子补益中土,佐以鸡内金、建曲、川朴、山药以行胃气、消食滞。“脾胃第一仇家者,肝也”。木气横克,脾土受制,故生胃疾,畅肝柔肝则中土得养。故以白芍、甘草酸甘养阴,延胡索、郁金疏肝之气,使肝木畅达,自得生发,何犯于胃?更以三七活血定痛,和合中土。然胃炎者,中土必虚,腑气又以通为用,最忌滞气难化之物,若饮食生冷、黏滑油腻,常久治而少功,故当慎之。

胃炎方

胃炎患病其因有二:一者胃虚湿滞,阳不潜敛,故胃胀且满,化物不能,不欲饮食也。二者,乙木主升,脾随肝升,然无降必无升矣。今胃气虚滞,脾不散津,湿浊中阻,肝不升反横于土,故胃更胀而腑难通。在上则口干不欲饮,在下则胃满而食不化,诸多变证,皆由肝脾不和也。

处方: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甘草6g,云木香g,香附15g,枳壳10g,鸡内金10g,砂仁10g,郁金10g,建曲15g,乌药10g,延胡索15g,莱菔子10g。

方义:本病的治疗为燥湿以行气,助中焦升降开化,中土运而枢机转。方以平胃散为先锋,燥湿运脾,开化气机;香砂芳香化浊,引气下行;再用香附、郁金、延胡索以疏肝行气,和合气血,如此则两邦安好,互不犯而各得利;枳壳、莱菔、建曲增强胃腑消磨通导之力;方中更用乌药,上以助平胃散祛湿之邪,下以温肾助脾阳之升散。如地方有难,中央支援,何愁阴霾不散。

哮喘方

肺为华盖,其气高,主宣发肃降。今哮喘者,宿痰伏于内,劳倦六淫扰于外,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相搏,声鸣且喘。其病有三:一者,肺失宣发,肌表闭而毛窍不开。二者,肺气弱,三阳不降而气不归根。肺之宣发与肃降,一体而两面也。哮喘皆为肺之功能不用。肺气足则先升后降,毛孔开,气机降,肺之升降有度则喘息自平。三者,中土亏虚,水湿不运,脾不散津,反聚为痰,更阻气道,使邪留恋。正虚邪实,互为因果,病情缠绵。

处方:高丽参10g,黄芪30g,白术20g,防风10g,云苓20g,山萸10g,甘草10g,远志5g,辽沙参20g,桂枝3g,麻黄3g,杏仁10g,山药15g,桔梗10g,甘草10g。水煎服。

方义:今以黄芪、高丽参、辽沙参大补宗气;云苓、白术、甘草健脾化湿;麻黄、桂枝宣表闭、泄汗孔,使肺气足而后降,痰水消则喘息平;更以山萸、山药收敛下焦之气,使气归根而呼吸稳;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远志开窍化痰以明心君。群药相伍,主线明晰,前后呼应,达医家之本怀,令人心生欢喜。

中风偏瘫方

凡病之所生,必内外相感而后得之。今之中风者,气血亏于内,精气乏于中,又忽受情志、饮食、外感六淫之扰,使气血逆乱,痰瘀相阻,肝风内动,上扰清窍,故忽不知人,半身偏枯。如《内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处方:黄芪30g,赤芍15g,桂枝10g,白芍15g,乌蛇1盘,红花15g,桃仁15g,三七10g,川牛膝15g,天竺黄5g,菖蒲10g,防风10g,天麻20g,钩藤10g,地龙15g,全虫6g,黑芥穗10g。

方义:今以补阳还五汤补气血而通络脉;以菖蒲、天麻、钩藤平肝风而化痰浊;更用全虫、乌蛇搜风通络,息风止痉;怀牛膝、三七、黑芥穗引血归经,止血防变。全方旨意明确,处方周正,主以补气活血,兼以化痰搜风,使气血旺而内风息,痰瘀祛而脉络畅,确为大医布阵,轻重得当,主次分明,丝丝入扣。

好·书·推·荐

太和医室医案选

作者姚树棠为“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本书是其行医40余年的点滴体会。本书是一部涉及大小方脉和杂病的中医书籍,内容较为广泛,用药独具特色。包含内、妇、儿、外及杂病诸科医案。

扫描或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纸书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太和医室医案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姚树棠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文图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医院收费低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yfzl/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