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推荐医院 > 慢性胃炎全方位调理疗法

慢性胃炎全方位调理疗法



慢性胃炎多脾虚,治疗重在调。

由于慢性胃炎病程比较久,多数呈现“脾虚”症状,进食后胃痛或食欲下降,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需按照中医辨证论的疗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其疗效显著。

  慢性胃炎主要与饮食、情志、感受邪气、脾胃虚弱有关。患者平日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吃太多生冷的食物,最终造成脾胃气阴受损,胃气过于虚弱。

  “脾虚”的胃病患者常常会有反复的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出现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如果有胃黏膜糜烂者还会出现少量出血,排黑便,甚至有贫血的症状。

  慢性胃炎疗法,重点在于调理

中医称本病为“胃脘痛”,若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为肝火犯胃型;若面色苍白,乏力,胃痛喜按喜暖,为脾胃虚寒型;若口干,舌红无苔,大便干,胃脘隐痛为胃阴不足型。

  调养方法

 1起居调养法

  本病大多发于脾胃素虚者,脾胃既虚,正气较弱,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心理调养法

 情绪与胃炎关系密切,发怒、紧张,可导致胃肌收缩、微小血管痉挛、胃自身保护修复机能减退、胃酸分泌亢进等变化。所以一定要思想达观、精神松弛、心情愉快。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志的舒畅对慢性胃炎的理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3饮食调养法*

  饮食不节可直接导致胃炎发生,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首先应忌食生冷辛辣之品,煎炸难消化的食品也不宜多吃。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调料和过热饮食。进食习惯要养成细嚼慢咽,以达到易于消化、减轻对胃粘膜刺激的目的。少吃盐渍、烟熏、不新鲜的食物。每餐饮食以七分饱为宜,不宜吃得过饱,更不宜多吃煎炸难消化食品。

饮食应遵照“定时、定量、定性”的原则,应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饥饱失常、寒热不调。忌食烟酒、辛辣油炸甜滑、大甘大酸、霉烂变质、生冷坚硬之品。

  ①胃气壅滞 宜食行气化滞消食之品,如萝卜、山楂、燕麦等,可饮大麦茶,焦三仙煎水代茶饮。食疗方,小米粥、山楂粥等。

  ②肝胃气滞宜食行气解郁之品,如萝卜、柑橘等。悲伤郁怒时暂不进食。食疗方:玫瑰薏仁粥。

  ③肝胃郁热宜食清肝泄热之品,如菊花晶、绿豆汤、荷叶粥等。注意食后不可即怒,怒后不可即食。食疗方:包菜汁(鲜包心菜、白糖)、豆胆粉(新鲜猪苦胆、黄豆)。

  ④胃阴亏虚宜食益胃生津之品,如西瓜、梨、甘蔗、莲藕等。多饮水或果汁,可用石斛,麦冬煎汤代茶饮。胃酸缺乏,可饭后吃山楂、话梅、乌梅汤等酸甘助阴。大便干结者,可食蜂蜜、白木耳以养胃润肠通便。食疗方:四汁蜂蜜饮(芜青叶、胡萝卜、芹菜、苹果、蜂蜜)。

  ⑤脾胃虚寒宜食温中健脾之品,如牛奶、鸡蛋、黄鱼、鳗鱼、龙眼、大枣(去皮)等。食疗方:吴茱萸粥(吴茱萸、粳米适量、生姜、葱白少许)。

  ①石斛竹枣粳米粥: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将石斛、玉竹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大枣、粳米煮粥,1日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火犯胃型胃痛。

  ②鲫鱼粥:鲫鱼1~2条、糯米50克。煮粥食,早晚常服。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③参米粥选用洗净切碎的党参25克,洗净的大米50克,在铁锅内炒至黄色,然后将二者与清水毫升一起放入沙锅内,煮至毫升左右,分次食用。

  ④白胡椒猪肚汤选打碎的白胡椒15克,洗净的鲜猪肚1个,将白胡椒放进洗净的猪肚内,加清水20毫升,然后用线将猪肚上下口扎紧,用文火煲1小时,调味后分次服食。

  ⑤生姜羊肉粥选新鲜瘦羊肉克,切成薄小块;大米克洗净;生姜15克,去皮,切成姜丝。先将羊肉加清水放入沙锅内煮烂,再放入大米,以中火煮成粥,待好时放入姜丝再煮片刻,分次食用。

  ⑥萝卜粳米粥:鲜萝卜汁毫升,粳米克。将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毫升,同粳米一块加水毫升,煮为稀粥。早晚温热服用。主治因肝胃气滞引起的胃炎。

  ⑦羊肉萝卜汤:羊肉克,苹果克,豌豆克,萝卜克,香菜、胡椒粉、盐、醋各少许。羊肉洗净,切成小方块,香菜洗净切成段待用。豌豆、苹果、羊肉、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个小时,再放萝卜块煮熟,放盐、香菜等即成。用醋蘸食。

⑧鸡蛋冰糖酒:冰糖克,黄酒毫升,鸡蛋12枚。将冰糖与黄酒用文火煮沸后打入鸡蛋,搅匀,熬至呈焦黄色即成。每日3次,饭前服,每次20毫升。用于治胃痉挛。

  ⑨胡椒炖猪肚:猪肚1个,白胡椒15克,生姜9克。白胡椒压碎,生姜切丝,共纳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扎紧,并加水少许。将猪肚放入砂锅中酌加清水,文火煨炖至熟,即可调味服食。饮汤吃肚,2-3日服1次,连服3-5次。用于脾虚寒、胃痛隐隐、胃下垂、大便溏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 

  4药物调养法

  ①常用验方

  (1)淮山药克、生鸡内金克、醋制半夏60克、浙贝母40克,研成细末。每次3克,用水吞服,每日3次。用于各型胃脘痛者。

  (2)百合30克、乌药10克、木香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胃阴不足型胃痛。

  (3)炒黄芪30克、蒲公英30克、百合20克、乌药1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丹参20克,焦三仙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浅表性胃炎兼有烧灼样感觉者。

  ②中成药

  (1)养胃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

  (2)黄芪建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化服。

  (3)三九胃泰,每次1袋,每日3次。(4)戊己丸,每次6克,1日3次。

  以上(1)、(2)方适合脾胃虚寒者,(3)、(4)方适合肝火犯胃者。

  5推拿调养法

  ①自我推拿:用指压法,分别取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内关等穴,在1分钟内,用右手食指、中指,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反时针方向,各按压36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中脘穴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治恶心、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痛等疾病。

  位置: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②按摩揉腹术

  揉腹功的方法,有揉中脘、揉肚脐、揉气海、推任脉、揉满腹等数种。一般采取的简便方法为:男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内位外劳宫穴相对,对准脐下1.15寸这气海穴,男子自左而右,用暗劲顺时针方向36次,按摩范围由小渐大,最后上至剑突下的鸠尾穴,下至脐下5寸之曲骨穴,再换手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再反向揉24圈,所揉之圈越揉越小,最后回归原位。女子则与此相反,先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逆时钟揉36圈,也是圆圈越揉越大,然后换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顺时钟揉24圈,所揉之圈越揉越小,最后回归原位。

按摩揉腹术可增强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肝脏对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及解毒保护作用。因此,可以强身健体,止腹痛、胃痛、防治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习惯性便秘等胃肠疾病。

  揉腹功虽然温和无副作用,但有几种情况不宜采用。如妇女妊娠期、恶性肿瘤、胃肠穿孔、内脏出血、腹膜炎、腹症等,禁止揉腹。女子月经期一般可以揉腹,下腹部要轻揉或不揉。腹壁有急性感染时,局部不要按摩。过饥过饱时也不宜揉腹。如有便意,先排大小便,然后再揉。

  总之,“养”是胃病之首要,其次才是治。生活习惯不调整,胃病不好治.

  饮食无度、进食生冷的食物,最容易导致胃炎发作。因此,专家表示,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特别是脾虚的患者,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饮食重视,平时注意保养,胃病就好了一半。









































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tjyy/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