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疾病认识 > 天灸疗法三伏灸和三九灸开贴告

天灸疗法三伏灸和三九灸开贴告



什么是“天灸”,“三伏灸”和“三九灸”?

天灸,是古代灸法中的一种,即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上,通过药物、俞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伏灸”和“三九灸”两种。

三伏灸,是依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特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故又称三伏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天气最炎热的日子,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在三伏天时阳气最旺,“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也在三伏天达到最高。三伏天时皮肤腠理开泄,机体代谢旺盛,此时贴药,药性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并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增强机体免疫力,旨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冬春季发病。

三九灸,是指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故又称三九贴。“三九天”虽然天气寒冷,但自然界与人体阳气已经开始升发,因此选在“三九”时节采用具有辛散温通功效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贴敷穴位,辅助人体阳气不仅能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作用。

“冬病”为何要“夏治”?

哮喘、慢支炎、过敏性鼻炎等病,多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且好发于冬季,故称“冬病”。根据传统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及“天人相应”的原则,在机体腠理开泄,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尤其是在夏季气温最高的三伏天,采用穴位贴敷进行施治,达到辅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从而调整阴阳、增强机体抵抗力,使冬季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或复发,乃至不在发病的目的,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作用,故称“夏治”。

三伏贴的适应症有哪些?

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疾病都适合。今年我科在原有天灸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及病人情况,添加了失眠方、减肥方、胃痛方,不仅扩大了天灸的治疗范围,更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

主要适用于以下系统疾病:

疾病分类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常年感冒、慢阻肺等;

消化及泌尿系统疾病

虚寒性胃痛、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肾炎等;

骨关节疾病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妇产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小儿疾病

消化不良、厌食、哮喘、体虚感冒、支气管炎、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其他

慢性疲劳综合症、荨麻疹、失眠、肥胖病人等。

贴敷时间是多长呢?

一般每伏前三天(任取一天)贴敷效果最佳,一般每贴保留4-6小时,不得超过6小时,若不能耐受可提前取下。小儿一般不超过2小时。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①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如果轻度痒感,属正常反应;若皮肤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等现象,应揭掉药贴,治疗后皮肤可暂时有色素沉着,但会消退,且不留疤痕,不必担心。

②当天要避免吹空调、风扇,不要进食冷饮。

③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应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牛肉、羊肉、狗肉、荔枝、桂圆等阳热之物)及海鲜、生冷的食物。

④睡眠充足,适度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

哪些人群和疾病不适宜天灸治疗?

①有发烧、流涕、咳嗽等症状时,不适合做三伏贴。

②特殊部位: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贴敷,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容貌或活动功能。

③特殊人群:孕妇、准备受孕妇女、过敏体质、严重皮肤病患者禁止贴穴。

④热病、哮喘、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期、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咳血、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禁止贴穴。

贴敷时间

初伏:年7月17日—7月19日

(农历六月十四-十六)

中伏:年7月27日—7月29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六)

中伏加强:年8月6日—8月8日

(农历七月初四-初六)

末伏:年8月16日—8月18日

(农历七月十四-十六)

贴敷地点:医院针灸推拿科(住院部七楼)

联系-

杨主任: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多少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jbrs/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