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疾病认识 > 健康知识慢性胃炎的健康教育1

健康知识慢性胃炎的健康教育1



健康宣教资料由虞周医疗提供!

健康咨询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二、分类及特征

  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中国于年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方法,即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的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过去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性三大类。按发病部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及全胃炎。

  1、非萎缩性胃炎:不伴有胃粘膜萎缩性改变,胃粘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2、萎缩性胃炎:炎症已累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又可再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

  3、特殊性胃炎:包括感染性胃炎,化学性胃等。

  三、病因病机

  1、精神因素。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粘膜发生炎症或溃疡。

  2、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3、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食物及进食粗糙食物或吸烟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肿。

  4、胃粘膜长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粘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5、急性胃炎如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6、胃酸缺乏,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7、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四、症状(健康宣教资料由虞周医疗提供!)

  1、上腹疼痛:占85%。多为隐痛,半数以上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有的与天气寒冷有关。

  2、饱胀:50%左右患者存在。患者进少量食物,甚至空腹时,都觉上腹饱胀。

  3、嗳气:占50%。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可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其它: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

  五、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胃炎

  1、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而出现牙列缺损,食物咀嚼不充分或者未咀嚼吞下入胃。老年人味觉下降,食道、胃粘膜逐渐萎缩,蠕动力差,喜吃刺激性食物或长期饮浓茶、酒、咖啡、过度吸烟等引起炎症。

  2、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服多种药物也能产生药物性胃炎,甚至产生胃糜烂及胃出血。

  3、免疫因素。随年龄增长,身体免疫力下降,胃粘膜退化萎缩,胃分泌功能减少,所以有人说萎缩性胃炎是老化现象之一。

  六、慢性胃炎的危害

  1、胃出血。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2、贫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3、胃溃疡。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4、胃癌。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胃癌发生、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有两种情况的慢性胃炎易癌变:1.慢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2、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扫描下方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中医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jbrs/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