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疾病认识 > 秋分秋分至,夜渐长

秋分秋分至,夜渐长



白露秋分夜,

一夜冷一夜。

……

-传统文化·秋分-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

今日秋分。

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当中说:“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

秋分三候

初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户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由于秋季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快,所以,湖泊河流将面临枯涸的境地。

在天文学上,秋分是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养身

秋分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在养生中也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以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秋分习俗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之后,冬眠的动物开始做准备。此时,人类则有很多民俗活动,来为这个节气赋予更多意义。

秋祭月:中秋节由此而来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就太煞风景了,所以人们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立鸡蛋:成功与否有讲究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很多人在做“立蛋”试验。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

为什么春分或秋分这天鸡蛋容易竖起来?有人认为,春分、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立。也有人说,春秋分时节天气晴朗,人的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动作也利索,有利于立蛋成功。

吃秋菜:秋汤灌脏利养生

在岭南地区,昔日流行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粘雀嘴:放些汤圆保收成

秋分这一天农民按习俗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10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来破坏庄稼。

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的想象和美好愿望,不过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秋分时节气候微凉。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以秋凉的哀怨,描写秋天。其实秋日也可胜春朝。

金色的九月,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微风吹拂,正是赏秋的好时节。看绿叶慢慢变黄,看枫叶染红山林,看菊花开遍大地;望北雁南归,望云霞变幻;听瑟瑟的秋风,听绵绵的秋雨;品丰硕的秋果......秋天的风景一样独好,秋天的风景一样嵌入人心。人生享受着每一个季节不同的风采,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临窗而立,已有几分寒意。夏,曽经的火热与疯狂,正随着秋分到来慢慢退却。在人生的路上,享受着一份时光,笑谈着一段过往。晚年的生活不需要轰轰烈烈,不寄于柳暗花明,一切归于自然,归于平淡,归于淡定,这就是秋的灵魂。

秋分诗词

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送僧归金山寺

[唐]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采莲令

[宋]史浩

南邻幄丹宫,赤伏显符记。

朱陵曜绮绣,箕翼炯、瑞光腾起。

每岁秋分老人见,表皇家、袭庆迎祺。

天子当膺,无疆万岁。

北窥玄冥,魁杓拥佳气。

长拱极、终古无移。

论南北东西。

相直何啻千万里。

信难计。

秋分後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图:网络编辑:蔓延

西风东韵原创编撰,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END-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足尖上的女神,她跳了30年芭蕾,美成自己的样子。

追寻“诗与远方”,一对70后夫妻打造的田园山居

复古照相馆

她在海上漂了10年,成了最美船长......

西风东韵主编私人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jbrs/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