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急慢性胃炎 > 主要症状 > 你连什么是中医都不知道,不配当中国人

你连什么是中医都不知道,不配当中国人



什么是中医。很高兴受邀来这里给大家介绍中医,在座的几十位同事一直是从事西医的,在这个国家西医被叫做传统医学,而中医反而被叫做非传统医学。虽然我听起来很别扭,但仔细想想传统这个词的含义,也就释然了。所谓传统医学也就是有一定历史传统而且沿用至今的医学。那么西医当然是传统医学之一。西医从希波克拉底至今也是有着许多优秀传统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不能因为中医学的历史比西医长久就否认西医的伟大传统。这样想是不科学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民族医学。中医当然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医学。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中国除了中医之外还有蒙医、藏医、羌医、苗医,所以中医是中国很多民族医学当中的一种。我读俄文的时候,看到大家把中医翻译成中国的医学,说实在的我认为也对也不对。中医这个名称当然是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后才开始有的,在此之前也没有必要自称什么中医,我倒是认为日本学者把中医翻译成汉医是有讲究的。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可以郑重地讲,中医不是指中国的医学,而是指追求《中》《中庸》的医学。这才是这个体系被称为中医的深层次原因。所以建议大家今后凡一种以这个词的时候翻译成《汉族的医学》比较符合事实。或者音译也可以。刚才讲中医是讲究和追求《中》《中庸》的医学,大家会感到费解,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公元前二百年,在中国生活着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叫孔丘,也就是举世闻名的孔夫子。夫子就是老师的意思,大家尊重他,所以不叫他的名讳,就一直称他孔夫子。就是孔先生、孔老师,用现代话叫孔教授也是可以的。中国古代学子更是尊称其为孔圣人。中国历史文化中有很多概念都是孔圣人的书里最早提出来的,所以尊其为圣是有道理的。中庸是孔圣人的伟大思想当中核心的成分。所谓中庸就是要恪守一个中字,要求做到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亢进,不消沉,不左不右,中正,公正,平衡。用在医学上就要做到不阴不阳,平和,不过分动,不过分静,做人要不懒散不劳碌,交朋友要不即不离,对别人要不卑不亢,凡事以中为原则,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那么中医就是在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用各种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等,来让市区阴阳平衡的病人重新回到中这个状态。这个指导思想就是中医最核心的理论。中国最早的中医经典就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记载,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终极目标。这里再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阴阳。有俄国朋友跟我谈话中说,吴医师,我说阳就是男人的能量,阴就是女人的能量,对不对?我跟他们讲,又对又不对。阴阳首先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或者用现代名称叫世界观——一种对大千世界的总的看法。世界万物就是阴阳而已。那么简单。或是说世界万物除了阴阳就没有别的。这个阴阳世界观就是整个中医体系最基础最广泛应用的原则。离开这个原则谈中医,肯定是错的。反过来可以讲中医就是建立在阴阳世界观之上的一门医学。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那么到底什么是阴阳呢?阴阳是任何万物当中普遍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大家学过哲学对立统一这个概念并不难理解,阴阳这个对立统一无非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凡是光明的、向上的、温暖的、运动的这一面就是阳,黑暗的、向下的、寒凉的、静止的一面就是阴。有形的稳定的一面叫阴,无形的活动的一面叫阳。阴阳队里还可以反映在不同的事物之间,比如火为阳水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在天上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在地上向阳的一面为阳,背阳的一面为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在人体皮肤为阳,内脏为阴。头为阳,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阴阳阴阳是可以一直这样分下去的。一日人受到外界或身体内部疾病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症状或不适,说明这个人体本身阴阳平衡的状态已经受到破坏。那么中医就要采取各种手段在人体重建这个阴阳的平衡,这个病人就可以说治愈了。所以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效果评判都是以阴阳作为第一准则的。如果有一个医生,病人说头疼,他拿出一些草药来说,这个草药专门治头痛,你拿去吃。那么这个医师绝对不是中医。中医是需要分清楚病人的头痛来自阳还是来自阴,还是两者都有,然后针对阴阳的状况来提出治疗方案,有可能最后给病人的还是这种草药,但是这一次是一个中医在看病了。我这样讲是因为现在中国国内也有厂家生产中成药,在上面写用于治疗感冒,冠名“XX感冒片”,还写明纯中药制剂,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中医对于感冒是必须区别风寒还是风热,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冒,治疗的方法也是正好相反,所以根本不存在两种感冒都能治的中药。又比如国内还有一些厂家生产的中成药,直接写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我们知道急性胃炎发病急,症状多是属于实证,而慢性胃炎病程长,一般都是虚证。虚实两证同时都能治疗的中药也是不存在的。

二.中医用什么方法诊断疾病既然刚才讲了中医就是建立在阴阳世界观之上的体系,当然中医诊断疾病就离不开阴阳。在中医里面具体地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八个字作为诊断的基础,称之为八纲辩证,八纲辩证就是任何病人任何病情都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八个字来分析。其中表里是指疾病的位置,是累及人体的皮毛经络,还是已经深入到内脏。其中寒热就是指疾病的性质,是阳胜于阴,还是阴胜于阳。阳胜于阴则热,阴胜于阳则寒。其中虚实是指人体的正气与致病的邪气的力量对比。邪胜为实,正衰为虚。中医就是这样通过表里寒热虚实最后判断这个病人是阴症还是阳症。这个是最最基础的诊断。当然中医千年发展下来,更有很多不同的诊断体系,如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但都离不开八纲。比如中医见到病人畏寒发热无汗微喘脉浮紧,就可以判断为表寒实证,只要明确了表寒实这三纲,中医就已经找到治疗病人的方法了,伤寒论讲“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畏寒,身痛无汗脉浮紧,为太阳伤寒…….麻黄汤主之”,但如果病人在开始就不是无汗而是有汗,那么就是表寒虚证,桂枝汤主之,不同的病证当然用不同方剂来治疗。这就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中医诊断的思想已经明确,那么中医诊断的技术呢?中医断病乃是依靠四诊合参。所谓四诊即是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就是用眼睛观察,看病人的气色神态,看他的体态,活动情况,比较特别的中医注重看病人的舌苔舌体舌质,我们单独称之为舌诊。闻诊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病人讲话咳嗽喘气等声音以及身上的气味都是诊断中重要的信息。问诊这个在座各位医师都很熟悉了。切诊或称为按诊。一般的胸腹按诊之外,中医特殊的就是切脉,从病人的脉象来了解一部分病情。这方面内容也很丰富,古代称之为脉学。现在有两种倾向,我提出来请大家讨论。一种是在中国很多见的,中医是坐着看病人,先声明病人你什么都不说。伸出手来,我仅仅通过脉象来给你诊断。这个做法并不新鲜,古代就有,但是从内经时代开始就不提倡。还有一种现象,现在国内搞中西医结合,中医师看病也弄一大堆西医化验单,说实在的,我从内心深处就排斥这个做法。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病人来看病,他血压高,于是他每天早上都量血压,按中西医结合的观点,高血压可以分为肝肾阳虚,肝阳上亢,湿阻中焦或气血两虚等证别。我当然也受这个思想影响,于是开始给他辩证。但是由于他这个病人好像什么都有一点,又好像什么证也没有,那么只好先试一下肝肾阴虚这个方向,用一些六味地黄丸这类的方法,最后几乎把所有方法都试了一遍。病人的血压还是没有下降。后来我读了一段内经,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个病是我们自找的。人的血压一天当中波动上下是很正常的,情绪紧张或兴奋欢乐甚至情欲高涨,血压都会上升,不足为奇。所以手边放个血压计一天到晚量血压实在是有害而无益的事情。这个病人吃得下睡得着整天嘻嘻哈哈。自从量到高血压反而整天唉声叹气惶惶不可终日。后来我干脆告诉他,把血压计送到我这里来检查。第二天告诉他国家标准局发现他使用的血压计出了故障,比别人高出很多,要修理。自从那时起我看他又恢复了那种阳光活泼的生活。西医有很多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是不肯定的。因为西医的诊断是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上。大多数人的心率是七十次左右。有某人心率过一百次就是心跳过速,属于疾病状态。中医不然,中医的诊断是建立在个体的感受基础上的。你这个人心跳快,可能是正常的。或者正符合你现在身体的需要。对于另一个人可能心跳比你还慢,但他已经感到不舒服,那就是有病。绝对数字对中医来讲很少有临床意义。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zbgi.com/zyzz/1360.html